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加德滿都地標「比姆森塔」去年在地震中倒塌(上圖),至今仍未修復(下圖)。(法新社)
放大
 

其他新聞
朝鮮開出停核試條件 奧巴馬不會認真看待
「厚老薄少」恐拖垮日本
乏福利支援 「窮老」犯罪率飈
欠繳保費升 年金制失衡
「3少」長者埋社會炸彈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尼泊爾震後周年 救災不力爆示威

今日是尼泊爾7.8級大地震後周年,該國重建進度緩慢,加上政爭激烈,令去年6月收到的41億美元重建捐款大部分尚未動用。有援助組織警告,迄今仍有眾多災民只能住在臨時庇護所,衛生風險迫在眉睫。本港的世界宣明會尼泊爾地震救援項目主任蘇韻璇去年11月亦遠赴尼泊爾,見證當地因階級歧視令部分族群於救援中被忽略,她盼望港人續關注尼泊爾災情。

港義工親歷階級歧視阻救援

尼泊爾去年地震造成9000人死、2.2萬人傷。總理奧利(K. P. Oli)昨在地震中倒塌的比姆森塔遺址主持獻送花圈儀式,附近的王宮廣場則有高僧頌經超渡亡魂。惟不少民眾不滿政府救災不力,約100人到總理辦公室附近示威,要求政府開始重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的尼泊爾行動負責人稱,400萬人仍生活於低質素的臨時庇護所,希望政府加快步伐,釐清重建方向。

除了政府因素,當地人文和地理因素亦阻礙救援。親往救災的世界宣明會尼泊爾地震救援項目主任蘇韻璇說,留意到尼泊爾根深柢固的「種姓」制度,令部分族群被視為次等公民,曾有當地人拒絕分享救援物資或資訊予部分人。另外,由於村莊散落各處,蘇的團隊由首都加德滿總部乘車最遠須7小時路程,冬天更要在積雪中徒步,或隨騾子運物資上山。她說,當地部分居所僅以木枝支撐,宣明會將繼續於當地興建永久房屋,及教建抗震屋。她希望港人不論捐款還是前線協助,繼續關心災民所需。明報記者

 
 
今日相關新聞
尼泊爾震後周年 救災不力爆示威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