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巴拿馬文件」與全球化
˙學習單元﹕全球化、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 劉錦輝
◆學習知識
知識
1. 了解經濟全球化的特徵
2. 明白全球化資訊流通的情G
3. 掌握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技能
1. 分析事件的起源和各項成因的相對重要性
2. 歸納不同持份者的觀點和立場
3. 闡述公民社會參與的不同層次
態度及價值觀
1. 培育重視誠信的價值觀
2. 欣賞傳媒敢於揭露事實的勇氣
3. 擁護全球認同的普世價值
◆資料回應題
1.「傳媒有助維護公眾利益。」資料A如何支持這個說法?
這類資料回應題近年十分熱門,重點不在同學自身的立場表達,而是如何利用資料作支持理據。但這是否等於完全不能使用自己平時所學的知識和概念?筆者認為如果完全不能使用,基本上就不能作答了。就像資料A講述傳媒如何揭發是次醜聞,以及各國社會的反應,由於市民重視政府的誠信,冰島總理更因群眾壓力而下台。明顯地,在解釋時同學難以避免使用「新聞自由」、「第四權」、「公民社會」等概念;相反地,這些概念更能幫助同學解釋內容。
所以重點應是專注在資料所展示的例子,以及思考資料如何與題目拉上關係。同學可輔以所學概念作答,但千萬不可「喧賓奪主」,忽略使用資料。
2. 參考資料,討論離岸經濟活動如何反映經濟全球化的陰暗面。
經濟全球化的陰暗面包括(1)加劇貧富懸殊,因為富者有新方法瞞稅,增加資產;(2)經濟全球化亦會有漏洞,給某些國家鑽空子,甚至使一些不法之財流入全球熱錢當中。
此題目有點像2013年練習卷的卷一第二題,當年考問同學「器官非法買賣」的情G(還有一個進食發展中國家器官的嚇人漫畫),以及這個情G如何是全球化的陰暗面。
題目既然要求討論「離岸經濟活動如何反映經濟全球化的陰暗面」,即同學應以支持的角度解構題目,亦即是「離岸經濟活動」分別有支持和不支持經濟全球化陰暗面的分析角度和支持理據,但同學只需用支持的角度和理據處理便可。
有同學可能較為熟悉「正反立論」的處理方法,詢問這類題目能否同樣以這種方式處理,筆者的看法是,當年的評卷參考並無此要求,在「正面評分」的準則下,同學以此方法作答不會被扣分。但如果同學所寫的B論據與之前自己所寫的論據差不多,則不需再反駁一次,否則只會重複答案,浪費時間。反之,如果此種作答方法可以引伸新的觀點和論據,則可以考慮;但亦要明白其實直接寫出來已經可以。
◆延伸回應題
3. 討論全球管治對國際社會的好處和挑戰。
這類題目較常見於卷二,同學在處理上應有經驗,但要小心平衡篇幅。有同學會掛一漏萬,以大篇幅集中處理其中一方,另一方則輕輕帶過。筆者並非說要各佔一半,但亦不宜相差太遠。
此外,同學宜先打「腹稿」,不要一味將觀點隨機放進答案中。至少都要有某程度的整理,如按重要性、普遍性等,最少都要按正反分類。筆者曾經見過一些梅花間竹好壞處的答案,雖然每一段都對題,但給閱卷員的印象不佳,亦未能顯示系統整理的能力。
◇全球管治對國際社會的好處包括﹕
更容易發動世界各地公民社會的力量,更能凝聚在一起提升影響力。另外,亦具有互相對照和監察的作用,促使當權者不會輕易亂用權力。此外,像資料所示,類似這些「全球1%巨富與全球99%人口財富均等」的報告能加強全球市民對國際議題的關注。
◇全球管治對國際社會的挑戰包括﹕
使國家的主權受損,因為要回應其他地區和市民的呼聲,例如冰島總理亦因為本地和國際輿論壓力而下台;另一方面,亦可能讓某些國家作為控制他國的手段,例如以國際規條迫使國家簽訂有利於自己的條約。
◆學習及答題指引,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60421BZ.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