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進駐體院 中西合璧抗傷疲
「西醫治病,中醫補身」,港將面對傷患,卻早已摒棄這套舊有觀念,信任中醫療法。兩年前,中醫師劉保良(Paul)進駐運動醫學中心,將中國傳統治療手法帶給運動員,實行中西共治,對抗傷患與疲勞。
中醫歷史源遠流長,但在體院的運動學醫中心內,卻只有兩年的歷史。原本任職公務員的中醫師劉保良,在浸大修畢中醫課程後,轉到中大進修運動科學,因而結識體院醫療人員。兩年前,他接受挑戰加入體院,成為首名兼唯一的中醫師。簡潔的辦公室內沒有百子櫃,只有兩瓶藥酒和把脈軟墊,正如Paul的治療思維一樣中西融合:「老實說,中醫在體院仍在起步階段,中醫診症望聞問切,但自幼在港長大的運動員,未必明白中醫的四字成語,所以會加以西醫術語,讓他們理解和放心。」
「加西醫術語讓運動員理解」
從前受聘於澳洲籍的中醫師,接觸不少欖球運動員,但他笑言在體院行醫後,才真正體驗與運動員工作之挑戰:「常說病人睇病為休息,但他們只想盡快康復,希望可以馬上回到訓練場。我會告訴他們要治本,但明白比賽不等人,有時也要他們忍痛,落力用針,加快療效。」港將面對高強度訓練,拉傷扭傷最常見,除外敷藥酒,Paul還會運動針灸、拔罐等療法,助他們消除運動疲勞及治理傷患,亦會準備保健湯包,讓單車隊等長年在外的團隊,隨時可以固本培元。
不過,若遇上運動員需要服用中藥,Paul表示會加倍留神:「運動員受禁藥條例規管,不可貿然出去執藥,所以體院與浸大中醫院合作,讓他們的中醫師把脈開藥,在可信賴的環境下得到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