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增益﹕歐美保育意識始於戰後時期
【明報專訊】有意見認為外國的環保意識甚好,綠色和平前項目總監盧思騁撰文〈外國月亮特別圓?——國外環保運動的經驗給中國的啟示〉,指出歐美國家的環境保育意識其實是始於戰後時期。
由於歐美戰後經濟蓬勃增長,伴隨而來大量城市污染,如毒霧、廢氣等。當時人們仍然抱持「控制」或「征服」的想法,不過,1962年美國海洋環境生物學家寫了《寂靜的春天》一書,發表農藥與殺蟲劑使用及其危害的研究,和工業化摧狺j自然的深切感受等,一石激起千層浪,啟發民眾與學界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反思。盧思騁指出,當時反戰與和平運動思想盛行,對權益議題等特別重視,令歐美民眾環保意識逐漸醞釀與成長,漸漸為環保運動播下種子與論述土壤。
發達國被指污染轉移發展國
不過,發展中國家經常控訴「保育也要兼顧發展」,以解決當地「貧窮」問題,盧思騁指出,發展中國家認為發達國因為自身資源的短缺(尤其天然資源),透過資本全球化剝削發展中國家,讓他們為發達國在資源與環境「埋單」,促使高能耗與污染的工業轉移,同時將廢物與有毒物質「出口」,自己獨享「保育」美譽。
反觀香港,講環境和保育多年,盧思騁說在殖民地時代下的香港,本地的環保團體曾是推動社會改變的先鋒。可惜,當社會愈趨發展,環保團體亦漸趨「客氣」,一方面傾向支持政府的政策,或擔當政府各委員會諮詢的環境「管理」工作,先鋒角色大大減退。
港人環保意識不足 垃圾常留郊野
本地市民的環保意識也不足,露營及戶外活動雜誌GO OUT中文版總編輯Kenneth稱,近年流行行山、露營,但本地露營者沒有最基本的「不留痕[」意識,即帶走所有垃圾,「外國或日本的露營者好注重這些細節,香港人實在不夠自律」。2015年,消費者委員會電話訪問1000名消費者,訪問他們對於可持續發展的認知,結果發現受訪者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甚佳,滿分100的可持續消費指數(SCI)中獲74,但分項「購買意願」卻只得48,主因是新行為若為生活帶來不便或要有較大改變,消費者便會猶豫。
■相關概念
保育意識(conservation awareness)
生活素質(quality of life)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
多層思考
1. 「人們的認知是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此說?
2. 你是否同意「發達國家的環保意識優於發展中國家」?請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資料
〈外國月亮特別圓?——國外環保運動的經驗給中 國的啟示〉,綠色和平:bit.ly/1QqFv7f
◆答題指引可到以下網址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60307BO.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