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曾當過演員的吉林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原主任委員藍軍(上圖),人到哪裏「歌聲飄到哪裏」,進京開會時,有人一路陪唱。《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其離任松原市時,疑似自導「千人送藍書記」。
藍軍離開松原時,在當時的市委廣場、市政路,曾有「千人送藍書記」的場面,尤其是一群身穿黑色西裝、白色襯衫的幹部「群眾」,手拉着各種橫幅,如「藍軍,松原人民的好兒子」、「藍書記,我們不願您走」等,頗為引人關注。
據媒體報道,2010年9月,吉林省紀委通報五起黨員領導幹部貪腐大案,其中,松原市國土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兼吉林省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項目松原項目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建設被查明受賄款物1300多萬元,藍軍就是他的「保護傘」。
據報道,藍軍當過演員,喜歡唱歌,對別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忠告不屑一顧,不僅頻繁出入松原各家高檔歌廳,到外地出差期間,也是走到哪裏「歌聲飄到哪裏」。他的「雅好」,成了別有用心者的絕好機會,一次他進京開會,竟然有人「陪唱」到了北京。不過,新華網發評論指,「陪唱進京」也是一種「賄賂」。
官員位高權重,自然不乏逢迎者投其所好,並在煦煦如春陽般的氛圍中,放大官員的愛好,以致使官員產生「本該如此」的幻覺。唱歌是一例,其他諸如攝影、書法、遊泳、打球、收藏、寫文章,乃至講話閒談等。
藍軍本來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演員,能唱也會唱,想必唱得也確實出色。即使五音不全,全無格調,圍攏在側的各色人等,哪個又敢說實話敗興?何況,既然人家喜歡唱,通過「陪唱」,或者拍巴掌就可以獲得自己需要的資源,公平交易,各取所求,又何必直言「皇帝沒有穿衣服」呢?
可見,不管怎麼講,那些人為藍書記捧場抬轎子,一路「陪唱」到北京的行為,依然是一種賄賂。賄賂就是不合法的交易,哪怕外面包裹了再多的格調、雅緻,也掩蓋不了「權歌交易」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