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深整治e租寶非法集資
【明報專訊】內地互聯網金融企業涉非法集資引起高度關注,近日,北京、上海及深圳多個政府部門已就「投資類企業登記」、「互聯網金融公司註冊登記」及「e租寶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問題展開整治及立案調查。
網上金融平台乏監管
澎湃新聞報道,本月9日北京市工商局下發「在全市範圍內暫停投資類企業登記」的通知,規定暫停核准包含「投資」、「資產」、「資本」、「控股」、「基金」、「財富管理」、「融資租賃」、「非融資性擔保」等字樣的企業名稱,暫停登記投資類經營項目。
上海亦暫停互聯網金融等金融類公司註冊登記。
而深圳自1月1日起,已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範圍的商事登記註冊;深圳公安局經濟犯罪偵察支隊在1月11日已立案偵查「e租寶」網絡金融平台及相關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
業內人士稱,此前私募基金實行備案制,准入門檻低,不少非法互聯網金融公司打着私募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等行為,使得在缺乏監管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亂象環生。
去年11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其中17,371家是2014年8月21日《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實施後新設的基金。據「網貸之家」月報顯示,僅去年12月就新增問題平台106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