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埔三門仔魚類養殖區出現養魚離奇集體死亡事件。現場10多個魚排昨早分別發現有大量龍躉及青斑等死亡,臭氣熏天,養魚戶估計總數達兩萬條,希望當局幫忙清理。有魚排主人向記者聲稱有逾萬條龍躉死去,損失約300萬元,懷疑事件與日前城門河水染藍有關。不過魚類專家說目前難判斷兩者有關,估計亦可能因養魚密度太高等出事。當局昨日已派員到場抽取海水樣本化驗。 有排主稱死萬條龍躉 損失300萬 現場為大埔三門仔村對開海面魚類養殖區,與城門河口直線距離約5公里,兩者同位於吐露港內。據記者現場觀察,區內約有10多個魚排,同有大量魚死亡,各養魚戶不斷打撈死魚,但因數量眾多,需要暫時用網收集死魚,置放魚排旁邊海面等候處理。現場可見海面仍有不少死魚在魚排外漂浮,腥臭}天。 昨午約5時,三門仔村長石廣燕等人到場向養魚戶了解情G及提供協助。現場最大魚排的主人馮先生說,自己飼養沙巴龍躉及龍躉30多年,過往發現魚情G有異,都會在海中「打氧氣」搶救,一般情G魚會好轉,但自上周四(17日)開始已察覺有小量龍躉翻肚,於是如常打氧氣,惟前日天氣開始轉溫,死魚數量開始增加,至昨早更出現大量死亡,估計死魚達10萬公斤,損失約300萬元。 漁戶:未見紅潮 疑關城門河染藍 馮又說,魚排設有儀器24小時檢監網箱海水的含氧量及酸鹼度,沒發現紅潮等問題,不知魚的死因,他猜測是與日前城門河染藍事件有關,估計是受污染的河水排出吐露港後,隨水流流向三門仔。 漁護署及環保署接受查詢時表示,已派員到有關水域及附近魚類養殖區收取水樣本,以作進一步調查;食環署則表示會協助海事處清理魚排外的死魚。 專家:密度高 或涉傳染病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龍躉屬於深海魚,為「粗生」魚類,不易死亡。莊又說,三門仔對開海面地理上雖然在吐露港,但被群山包圍,並非開揚海域,水溫水流容易變動,加上群魚死去一段時間,難以評論今次事件是否受到城門河染藍河水影響所致,但初步估計現場養魚場龍躉數目眾多,排出的大量糞便落入海底會滋生細菌,加上繩箱內龍躉密度極高,若一條龍躉染病,就可能引發連鎖效應,感染其他同類,超出龍躉的耐受性,繼而集體死亡。莊建議漁民將龍躉分養在多個繩箱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