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由黨大勝的「紅潮」,首先在大西洋省分泛起,然後再橫掃保守黨在西部的陣地,自由黨在卑詩的議席數目更是40年來最多。
自由黨黨領杜魯多(Justin Trudeau)將卑詩議席的數目,由僅僅的兩席大增至17席,破了由他父親老杜魯多(Pierre Elliott Trudeau)於1968年創下,得16席的紀錄。
卑詩會對預期大多數的自由黨政府,會很快面臨多項對本省甚為重要,杜魯多亦視之為西岸重要的議題--重開被前朝保守黨政府關閉的基斯蘭奴海岸防衛隊基地(Kitsilano Coast Guard Base),改變備受爭議北方門戶油管擴建計劃獲批准的決定,以及重新投資到本省的基建,包括擴建沿百老匯街(Broadway)的捷運系統和為素里興建輕鐵。
自由黨增加的議席不少是從自保守黨手上奪得,在卑詩所得的議席大部分都集中在低陸平原,再加上基隆那-湖縣(Kelowna-Lake Country)選區的富爾(Stephen Fuhr)打敗爭取連任的保守黨甘能(Ron Cannan)。卑詩其他不少選區則由是橙營新民黨和藍營保守黨分得。
民調機構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的萊爾(Greg Lyle)指出,卑詩的選民有意趕走保守黨黨領哈珀(Stephen Harper),轉投自由黨而出現使本省「大轉移」。
他指,屬新民主-自由黨的游離民眾,最終選了自由黨,「好明顯,民眾早有主意。若要推倒一個政府,我們知道要投票給哪個人。」
上一屆大選中,保守黨奪得21席,新民主黨得12席,自由黨有兩席,綠黨有一席;而國會解散前,本屬保守黨的倫尼(James Lunney)改為獨立國會議員,使保守黨只有20席。
卑詩歷來都是左派或右派之爭,自由黨一般居第三位,並成為所有黨派角力的重要戰場。在這次選舉中,杜魯多曾到訪卑詩13次,哈珀曾到11次,而唐民凱(Tom Mulcair)到過19次。
杜魯多其中一點與另外兩大黨黨不同之處是,他在溫哥華開始其競選活動,參與溫哥華「自豪大遊行」(Vancouver Pride Parade),然後到素里演講;而哈珀和唐民凱均在渥太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