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區介紹 溫哥華東區(Vancouver East)
溫哥華東區(Vancouver East)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與實際其實有差距。溫哥華東雖然是華埠的所在地。但在溫哥華6大選區中,華人數量並非最多。這一選區雖然包含市中心東區這一貧窮地段,但在整個溫哥華來說,收入並不墊底。
溫哥華東區在2013年劃界中變動不算大。北邊是布勒內灣(Burrard Inlet)。南邊是16街(16th Ave.)與格蘭圍公路(Grandview Hwy)。東邊是界限街(Boundary Rd.)。西邊邊界比較複雜,由北端的甘比街(Cambie St.)、中段的緬街(Main St.)、以及南端的安大略街(Ontario St.)組成。
雖然包含了市中心東區(Downtown Eastside),號稱全加拿大最貧窮的郵政編碼。但整個區的收入其實並不算最低。
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字,溫哥華東區2010年15歲以上人口年總收入中位數為24374元;平均數為34385元,比溫哥華京士威區與溫哥華南區略高。
區內各主要交通幹道,包括喜士定街(Hastings St.)、緬街(Main St.)等,新柏文不斷落成入伙。能夠買入這些住宅的人肯定有一定的收入。溫哥華東區再不僅僅是低收入群體聚居之地。這一趨勢會否改變溫哥華東的政治生態,成為一大懸念。
溫哥華東區選情一向偏左。事實上,該區席位自從1935年設立以來,除了兩屆之外,便一直掌握在新民主黨以及其前身「平民合作聯盟」(The Co-operative Commonwealth Federation)的手中。
該區在1993年選舉中由自由黨的Anna Terrana勝出。但新民主黨1997年派出戴慧思(Libby Davies)迎戰,結果是六連勝。2011年選舉,更超出第二對手將近2萬票。
今屆大選新民主黨派出從政20多年的關慧貞(Jenny Kwan)替代退休的戴慧思。自由黨派出黃國治(Edward Wong),保守黨派出James Low參選。兩位政壇新秀能否撼動政壇老將?有待該區選民定奪。
三大黨都是派出華人參選,可能都在考慮溫哥華東區在華裔社群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華埠不僅華人公所會館林立,每年的春節大遊行更是城中盛事。
但其實溫哥華東區的華人只佔總人口的24.49%,在溫哥華6大聯邦選區之內名列第4,比新成立的溫哥華格蘭護(Vancouver Granville)選區的31.9%還要低。
2011年聯邦大選各黨得票數﹕新民主黨27794票,保守黨8361票,自由黨4382票,綠黨3383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