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香港大學校委會本周二否決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後,有學生自發在校內張貼有關海報表達不滿,另有學生在校內向路人演講,呼籲大家關注事件。(蘇智鑫攝)
放大
 
港大校長馬斐森接受路透社訪問指其電郵外泄一事或與北京有關,團體「珍惜群組」昨一行約20人到港大示威,指港大校長馬斐森「誣陷我們國家」,要求他下台並「滾出中國」。(蘇智鑫攝)
放大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榮休教授佳日思(Yash Ghai)
放大
 

其他新聞
十一旅客突增15% 業界:近萬內地生今在港考SAT
「彩虹」明晨逼近 今或掛3號風球
港珠澳橋涉非法排污 環署路署調查承建商
海難喪子古太入稟索償
衛訊疑遭冒名拍賣手機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榮休教授:骯髒手段否決任命 前副校程介明﹕沒違程序 輸的要服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榮休教授佳日思(Yash Ghai),撰文批評港大校委會以「骯髒手段(nasty tricks)」否決法律學院前院長陳文敏出任副校長,稱從未見過校委會如此卑躬屈膝(stooping so low),有理由相信否決是為了討好中國政府。他又指當年投票支持陳文敏出任院長是相信其領導及籌款等才能,反駁「陳文敏做院長只因他是好人(nice guy)」的說法。港大前副校長程介明則撰文指校委會沒有違反程序,又指民主只要不是程序出問題,「輸的要服輸」,不得反悔。

佳日思﹕卑躬屈膝討好中國

校長馬斐森昨發電郵給所有師生,祝賀港大有9名學者被「湯森路透」選為「2015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他在電郵中保證港大將一如既往珍惜及保障學術自由,又指無論學科有多具爭議,都鼓勵教員按興趣做研究,所有資歷及表現評核均基於國際認可的學術標準。

由1996年起在港大任教的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說,陳文敏2002年任副校長時透過學院內教職員互選產生,連任時遴選方法改變,由校方成立遴選委員會公開招聘,人選須得到校長委任,陳當時「擊敗」另一外籍學者連任。張又指若認為陳靠「好人」便做到院長的話,是完全忽略了遴選委員會的工作。

「牛津哈佛頂尖學者非博士」

佳日思稱,陳文敏毫無疑問是好人,但陳在做院長之前是法律系主任,師生都了解其領導才能,相信其能力才投票支持他做院長。佳日思又稱校委指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而否決任命「很荒謬」 ,他說自己在牛津大學和哈佛大學讀法律時,沒有一個教師是博士,但無阻他們成為頂尖法律學者。

佳日思續指出,回歸以來,港大一直為香港的法治和自由挺身而出,但校委會對大學自主影響深遠,亦損害港大和其他院校的學術自由。

程斥學生代表「政治公審」

程介明曾質疑校委會「等埋首副」決定,他昨在《信報》撰文指出,他曾以為大家反對校委會決定是因關注程序,但他認為校委會最終決定不等首副,「重回決策正軌」,雙方便應服從結果,但反對派卻仍然反對,說明其志不在程序,而在委任某人。

程介明又指自己在港大參加過很多遴選,保密是要尊重候選人私隱。他批評學生代表有選擇地披露委員言論,是對委員作政治公審,又提及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曾指學生「在正義和違規之間選擇正義」,認為葉的舉動給人感覺在鼓勵學生採取過激行動。

 
 
今日相關新聞
榮休教授:骯髒手段否決任命 前副校程介明﹕沒違程序 輸的要服
馮敬恩開腔﹕倘有說謊 便沒泄密
示威者稱攞棍打馬斐森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