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愛電子煙 聲稱安全卻更毒

[2015.07.28] 發表

電子煙(electronic cigarette)這產物,老一輩煙民或許不認識它,但對年輕人而言或許是個潮流的象徵。在歐美等地,電子煙的流行程度已引起各個政府、公共衛生部門及世界衛生組織的關注。

早前香港就立法禁止電子煙問題,惹起不少社會爭議,應否全面禁止電子煙牽涉眾多複雜因素,然而在醫學及公共衛生層面,健康考慮肯定是優先的,可目前有關電子煙對人體長遠影響的研究,證據並不全面。如此棘手的課題該如何處理,相信仍需社會更多廣泛討論及研究。

主攻年輕人市場

「年輕人愛新事物,而且政府、家長、學校都唔鼓勵吸煙,現時有樣新出的東西,話無咁危險,自然吸引年輕人去試、去冒險,情況就好似幾十年前煙仔般。」香香港大學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何世賢博士指,近年,電子煙熱潮由歐美等地捲至亞洲,情況惹人關注。2014年時,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委託香香港大學學公共衛生學院進行研究,由去年五月至九月期間訪問了2,400人,十五至廿九歲者有4.4%曾使用電子煙,調查顯示年紀愈輕使用率愈高。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劉德輝亦指,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七月的綜合報告顯示,電子煙品牌多達幾千種,不同地方的監管措施或法例差異甚大。例如英國視電子煙為消費品,故監管較寬鬆,近年升幅更為顯著,於2012年持續使用的煙民已接近21%,逾58%的吸煙者每周至少使用一次;亞洲地區如馬來西亞現時亦有接近15%的煙民在使用電子煙,整體而言,吸煙人士的使用率有上升趨勢。

「安全」宣稱是誤導

傳統捲煙中包含煙草、煙葉及尼古丁,經燃燒後產生的煙霧會釋放出三十多種致癌物,以及4,000多種化學物質,這些都是已知的事實,那麼電子煙又如何?不少電子煙供應商或銷售商宣稱,電子煙較傳統捲煙「安全」,何世賢認為這說法是誤導。「傳統煙仔或比電子煙含較多致癌物及有毒化學物,但不代表電子煙不含有害物質,所以說它安全是不正確的。」

整體安全成疑

事實上,醫學界對電子煙的憂慮不僅是尼古丁,還有其他化學成分︰

丙烯乙二醇、甘油︰電子煙常會使用這兩種溶劑,它們均會引致口部和喉嚨不適、咳嗽,高溫時會產生甲醛及乙醛等致癌物。

添味劑︰有研究指電子煙添加的多數為食物添味劑,「一般認可為安全」,但要注意的是添味劑本是供作食用,不是設計來吸入肺部中。因經過加熱後,添味劑的粒子會變得更細,愈細愈易進入肺部深處,傷害愈大。其中一種添味劑如二乙磕基,一般會增添於爆谷等食物中,已知會引致阻塞性細支氣管炎。

重金屬︰如錫、鎳、銅、鉛等。電子煙組件如電磁、發熱線圈受熱後可能會釋出重金屬及污染物,有機會接觸到溶液,令其所產生的氣體也含有重金屬或其他雜質,金屬的微粒亦會深入肺部氣囊。

甲醛︰新一代高電壓的電子煙,聲稱能產生更多氣體(煙霧),然而當電壓愈高溫度愈高,同時亦會產生更多有害物質,所含的甲醛濃度甚至比捲煙高幾倍。

擔心將吸煙正常化

可以肯定的是,電子煙並非什麼安全的東西,但究竟是否應一刀切全面禁止,在公共衛生界明顯有分歧。支持「全禁」的一方擔憂電子煙的盛行,會使吸煙行為「正常化」。「這情況會衍生兩個問題︰一,原本想戒煙的人現在會唔戒住,用電子煙頂住先,結果更難戒;二,已戒煙者又會心思思想轉吸電子煙,慢慢走回舊路。最擔心的是青少年易受引誘,最初是嘗試心態,覺得吸電子煙無傷大雅,但試慣手勢後上了癮『吸吸下』也就想轉吸捲煙。」何世賢表示。

雖然於2014年,《Addiction》醫學期刊刊載的綜合研究報告指出,現時並無明顯數據證實有很多非煙民或青少年吸食電子煙,但劉德輝坦言當中還有隱憂。「可能只是這種東西太新,公眾未完全認識,事實上,電子煙的發展異常急速,近年使用者的升幅很高,可說是個警號。」

用來戒煙,可行嗎?

雖然電子煙長遠對健康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但有反對「全禁」人士認為,部分研究顯示,綜觀其所含的致癌物及有害物質較傳統捲煙為少,所以估計其對人體的傷害亦會較吸食捲煙為低,亦因此,他們認為含低劑量尼古丁的電子煙,或可作為成年煙民的輔助戒煙工具。早前世衛亦提到,雖然以電子煙戒煙的成效未有結論,但吸煙者若能完全以(受嚴格監管)的電子煙取代捲煙,長遠或可減少用家接觸有毒物質的風險,同時亦可減低二手煙的毒害。要是全面禁止,吸煙人士會少了一個或可減低吸煙遺害的工具。對此,何世賢則持不同看法。「始終,現時無證據指電子煙比傳統尼古丁替代劑更有效戒煙,況且電子溶劑仍有其他物質對健康有害,那為何不用已知安全的方法,譬如戒煙貼呢?」

理想化而言,電子煙只供吸煙者使用,潛在好處或許會有,但事實是否如此簡單?有幾多煙民真的能夠完全用電子煙取代捲煙,還是同時吸兩種煙的人為數最多?話說回來,戒煙貼、戒煙糖固然是理想的戒煙方法,但又是否人人願意使用?以電子煙戒煙是否一定「毫無價值」或要禁絕,目前的研究結果未能給予答案,相信仍有一定討論空間。

正反陣營所持的證據不足

電子煙的發展比證據走得更快,劉德輝直言,無論是支持抑或反對「全禁」者,各方面所持的醫學證據都是不足夠的,因目前所有研究均未能達到一致的結論。「若現階段便排除(含尼古丁)電子煙為一種具潛質的戒煙工具,會否言之過早?建議當局應先於現行法例上加強監管,進而再小心研究監控哪些範圍。」

根據現時法例,香港禁止非法使用尼古丁產品,所以現時於本地出售的電子溶液均聲稱不含尼古丁,但何世賢質疑箇中真偽。「香港買到的那些表面話無,但未有人做過任何研究或查證,所以用家保障度很低。」劉德輝認為,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作為一般消費品,其成分不受監管,危險性很高。「若年青人(非煙民)只是好奇貪新鮮去試吸,絕對有害無益,現階段應盡快加強監管,譬如禁止賣廣告、包裝上要標示『有毒』、規定列明成分等。」

不想重複煙仔的故事

從公共衛生角度來看,當然不想增加吸煙人口。香港過去三十年控煙政策尚算成功,吸煙人口由23%降低至10.7%,成果得來不易。趁電子煙現時處於萌芽階段,著手研究監管制度固然是當務之急,至於是否全面禁止,仍然是爭議的焦點。

何世賢表示︰「須知癌症、心血管疾病、肺部病變等疾病,可能要待十年八年才發病,可電子煙才發明十年,要待至有足夠人次使用電子煙超過十幾年,方可進行研究,看到其影響。然而,屆時或已有不少人因長期吸食而致病甚至死亡,再者電子煙的市場到時肯定更大,如此又會重複煙仔的故事,唔想等到這天。」未知的健康風險的確叫人擔憂,如何處理電子煙問題,實需要社會更多詳細討論、小心調查及研究分析,無可避免,它會成為未來公共衛生及社會各界最具爭議性的課題。

Caption: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何世賢強調,電子煙同樣會產生主流二手煙及三手煙問題,吸食者身邊人同樣有機會吸入煙霧中的有害物質。

Sidebar: 吸入霧化的氣體

根據世衛資料,電子煙正式名稱為電子尼古丁(或非尼古丁)傳送系統,它不會燃燒或使用煙草,而是將電子溶液(e-liquid)氣化,再傳遞予使用者。傳送系統由電子氣化系統(霧化器)、充電裝置、電子控制組件及溶液等組合而成。市面的電子溶液又名煙彈,有接近8,000種味道供選擇,如水果、朱古力及薄荷等,成分亦包括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及其他化學物質等。電子煙裝置中的霧化器,將加熱了的溶液霧化為煙霧的氣體,令人感覺像吸煙。

Sidebar: 為慳錢而轉吸

阿祖十三歲開始吸煙,吸了接近二十年,去年開始轉吸電子煙,吸食至今有一年多。「轉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想食少些煙,電子煙有口感及手感,而且更為慳錢,以前我每天吃一包至兩包煙,一個月花費二千元;現時我每隔兩個月從美國網購煙彈,每月平均只千多元。」他亦指,使用電子煙後感覺煙癮減少了。「一包捲煙的尼古丁含量約有六克,以前一日一包,現時我訂的煙彈每枝也約含六克尼古丁,但可以用一星期,所以覺得自己煙癮細了。」他稱身邊朋友多數兩種煙都吸食,但他則覺得吸電子煙後再吸捲煙,口感變酸,所以這年來他只吸過四支捲煙,暫時也沒想過再吸煙仔。

Sidebar: .根據《藥劑業及毒藥條例》,含尼古丁的電子煙被界定為藥劑製品,必須獲得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的註冊,才可在本地銷售或分銷。

.此外,尼古丁在該條例下亦列為第I部毒藥,非法管有或銷售第I部毒藥或未經註冊藥劑製品,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每項罪行最高可被判罰款十萬元及監禁

兩年。

.現階段香港並無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產品註冊為藥劑製品;法例規定如在禁煙區內吸電子煙(含或不含尼古丁)亦屬違例。

.據2015年《Institute for Global Tobacco Control》報告指出,現時全球有二十五個國家禁止銷售所有類型的電子煙,包括新加坡、泰國、巴西、阿根廷等。

.據世衛資料顯示,由2008年至2012年期間,北美、歐盟各國及韓國等地的電子煙使用者(包括成人及青少年)上升一倍。

撰文及攝影︰梁雁齊

插畫︰Don Mak

更多 健康醫事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