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者如影隨形 微笑點頭也指揮

[2015.07.26] 發表
1945年8月,日本敗局已定。在帶同溥儀等偽滿官員逃離「皇宮」時,關東軍將供奉「天照大神」的「建國神廟」付之一炬,圖為神廟遺蹟。(龐皎明攝)

【明報專訊】在溥儀口述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憶述,在被豢養充當傀儡的14年間,所謂皇帝也是歷盡恥辱。作為關東軍監視溥儀的「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對溥儀如影隨形,溥儀不但無法擺脫,而且只能唯命是從。

溥儀後來回憶稱﹕「吉岡的實際職能就是一根電線,關東軍的每一個意思,都是通過這根電線傳達給我。我出巡、接見賓客、行禮、訓示臣民、舉杯祝酒,以至於點頭微笑,都要在吉岡的指揮下行事。我能見什麼人,不能見什麼人,見了說什麼話,以及我出席什麼會、會上講什麼等,一概聽他的吩咐。我要說的話,大多是他事前先用日本式的中國話寫在紙條上的。」

奏摺滿是「照辦」、「覽」、「可」

在偽滿皇宮展示的奏摺上,溥儀的批示大都是「照辦」、「覽」、「可」、「知道了」等字樣。據王慶祥介紹,1935年5月2日,溥儀在訪問日本返回後,在勤民樓清宴堂頒布了《回鑾訓民詔書》。溥儀回到長春後,鄭孝胥已把擬就的初稿進呈上來,溥儀照例揮筆畫「可」。這時,「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說﹕「聖上莫急!在這詔書裏面,應該添上『依存不諭』和『與日本天皇精神如一體』以及『一德一心』等字樣。」溥儀只好立即照辦。

親家因言斬首 為帝難挽一命

1936年春天發生的「凌升事件」,是關東軍凌辱偽「滿洲國」要員最露骨的一例。清末蒙古都統貴福之子凌升,是偽滿「建國」元勳。溥儀曾將四妹許配給他兒子。當年,擔任「興安北省省長」的凌升來「新京」出席省長聯席會議,在會上發言說﹕「他在興安省『有職無權』,一切都是日本人做主。」因為此發言,凌升被關東軍扣上「反滿抗日通蘇」罪名,並於當年4月19日被處以斬首極刑。對此,關東軍還對溥儀說﹕「殺一儆百是必要的。」溥儀以「帝王」之尊卻不能挽救親家性命,還只能立即解除四妹與凌升之子的婚約。

1940年,溥儀被迫從日本迎回了「天照大神」。關東軍規定,每月初一、十五,「滿洲國」所有大臣和關東軍司令官都要到「神廟」祭祀。1940年7月15日,溥儀頒發《國本奠定詔書》,確定「天照大神」為「滿洲國」的「國神」和「國教」。

在「滿洲國」「建國10周年」前夕,吉岡安直更赤裸裸地對溥儀說﹕「沒有日本,便不會有滿洲國,所以應該把日本看成是滿洲國的父親。所以,滿洲國就不能和別的國家一樣,稱日本國為盟邦友邦,應稱做親邦。」言外之意,溥儀只是日本的「兒皇帝」而已。

被迫奉日神為國神 溥儀軍事法庭咆哮

戰後在東京遠東軍事法庭作證時,溥儀把日本如何逼他接受「天照大神」的經過說了出來。日方的律師說他「攻擊了日本天皇的祖宗,這很不合乎東方的道德」,溥儀庭上大聲咆哮﹕「我可是並沒有強迫他們把我的祖先當他們的祖先!」

更多港聞
滿洲國偽名 只留淪陷史  「滿清」不再  「滿獨」不實
【明報專訊】在偽滿皇宮「從皇帝到公民」的展廳中,本來還展出關東軍強迫溥儀於1937年3月1日簽署的《帝位繼承法》。現在,《帝位繼承法》已經撤... 詳情
工業蓬勃背後  日奴役掠資源
【明報專訊】長春市現於內地只是個二線甚至三線城市,但在1930至1940年代,長春曾是亞洲最先進的城市之一。當時,長春是全亞洲首個全面普及抽... 詳情
日扶植多個偽政權  倡「以華治華」
【明報專訊】日本在14年侵華戰爭中,為實現「以華治華」的目的,在中國境內先後共扶植了多個傀儡政權。除以溥儀為皇帝的「滿洲國」外,還有德王任主... 詳情
【明報專訊】泛民今日舉行退修討論「後政改」形勢。多個泛民政黨早前已作黨內討論,今日退修主要是作政黨間交流,總結佔領運動後泛民如何「向前看」等... 詳情
【明報專訊】兩局長「換馬」,有傳前民政局長曾德成是因青年工作做得不好而被撤換。教育局長吳克儉昨被問到怎樣評價自己的青年工作時稱,政府在前途安...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