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致殘障 23年後飈至72萬人
(多倫多23日加新社電)一項新研究顯示﹐更多加人患中風後可以存活﹐但在今後數十年中﹐有中風引致殘障的人口數字將會飈升。
更多人在中風後存活下來﹐這本是好事。中風可能對大腦有嚴重甚至致命的攻擊。
但報告作者說﹐因人口老化與增加﹐更多加人需要中風後的復健﹐以及其他形式的支持。
研究估計﹐在2013年﹐加國大約有40.5萬人有中風後遺症﹐比原先估計的多30%。
該報告說﹐到2038年﹐即23年後,該數目會增至72.6萬人。
報告其中一名作者、多倫多康復研究院(Toronto Rehabilitation Institute)大腦與脊髓康復項目醫學主管貝利醫生(Dr. Mark Bayley)說﹐需有更多研究尋找方式﹐幫助病人克服或應付中風後遺症。研究報告發表於周四的醫學期刊《中風》(Stroke)。
中風有兩個主要類型﹕出血性中風﹐即大腦中的血管破裂﹐或滲血﹐壓迫附近的腦部組織﹔而最常見的是缺血性中風﹐那是因為向大腦供應有氧血液的血管阻塞。
對於後者﹐藥物可溶解血栓﹐恢復大腦的血液供應﹐並減少損害﹐但患者必須在中風數小時內用藥﹐才會有好的效果。
據估計﹐大約36%從中風中生存下來的患者﹐在發病5年後﹐仍然有重大殘障﹐那可能涉及行動、語言與大腦功能問題。
貝利說﹐這36%的估計數字可能偏低﹐因為許多患者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TIA)﹐或輕微中風﹐其後果可能相對不明顯。雖然腦血管阻塞短暫﹐不是真正中風﹐但損害會隨時間積累。
據以往估計﹐大約31.5萬名加人有中風後遺症。但貝利與本文其他作者認為﹐這個數字經已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