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按西方傳統史觀,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觸發英法兩國宣戰才開始,但在歐亞大陸的另一端,戰火其實已燃燒了兩年。西方對中國二戰角色的忽略由此可見一斑。英國歷史學家米德在著作《被遺忘的盟友》中梳理中國抗日歷史,提醒西方讀者,中國是被遺忘的二戰盟友,獲西方輿論和學界好評。米德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在瀋陽考察日殖歷史的經歷,啟發自己探索為何中國戰時貢獻會被低估,《被》書的寫作動機就是將這段歷史放到全球視角審視,令西方讀者明白中國二戰角色之重要。
明報記者 周宏量
《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一書直指,西方對二戰的主流論述多年來「未曾賦予中國適當的地位」。書中強調,中國即使在政治和經濟上遠比其他同盟國弱小,而且直至美國1941年參戰前都是孤軍作戰,仍成功將大量日本精銳部隊牽制在中國大陸,完成同盟國一大戰略目標,因此歷史地位理應與美國、英國與蘇聯並列。
牽制日精銳部隊 地位應與英美看齊
該書作者、牛津大學現代中國歷史暨政治學教授米德(Rana Mitter)對本報表示,西方歷史學家對二戰的視點幾十年來有不少變化,卻始終認為中國戰場較為次要,但他認為有必要將這段歷史放在「更為全球性的脈絡」。
「我的動機某程度上是想將中國的戰爭貢獻套入戰爭的全球論述,嘗試理解其重要性何在,以及為何它會長時間被遺忘。」米德說,「我的第一個研究項目是關於日軍佔領滿洲地區,所以我需要在瀋陽逗留一段長時間,看到當地的日本殖民遺蹟,令我想起這段歷史有很大部分的確未被西方記住。在研究中國歷史其他主題的過程中,我愈益清楚西方需要一個更為整體的二戰歷史觀,將中國帶入故事之中。」
重新審視中國戰場的第一步,就是仔細梳理這段歷史。米德解釋﹕ 「你要記得,對西方人來說,許多相關細節都是非常模糊或大多被忘記了。舉例說,英國讀者常常忘記了,在1941年,盟友除了美國,還有中國。」
共產黨隱匿國民黨貢獻礙研究
他坦言研究之路並不容易,「例如需要尋找和研讀大量中文資料,但它們有許多直至最近才向學者開放,所以這是一段漫長的過程」。《被》書也指出,贏得內戰的共產黨刻意淡化國民黨的抗戰領導角色,並隱匿相關歷史研究素材,近年才見放寬,間接令中國的二戰歷史在國內外皆形象模糊。
西方忽略中國二戰貢獻,還有國際政治的原因。米德在書中形容,中國戰時歷史「消失在早期冷戰創造的黑洞堙v。他解釋,二戰結束到韓戰爆發的短短5年間,中國的身分由西方戰時盟友搖身一變成為西方(尤其是美國)孤立對象、對手甚至是敵人,「令兩邊都很難理解對方的歷史」。冷戰的另一影響是西方學者無法接觸別國文獻和檔案,更不能到中國正常工作,撰寫中國二戰歷史時出現困難和阻力。
拆解蔣毛汪路線 了解中國走向
米德認為,抗戰是中國現代史最重要轉捩點之一,戰爭迫使中國陷入不同方向的選擇,書中刻劃的三大人物各具代表性﹕蔣介石的民族主義兼反共路線、毛澤東的共產主義革命路線,以及汪精衛的加入日本帝國路線。最終共產黨伺機擴張,隨後在內戰擊敗抗戰受重創的國民黨。他說﹕「我們事後孔明當然會知道共產黨贏得勝利,但在二戰時一切都不明朗。觀察戰爭如何迫使人們思考選擇,就可知道中國的最終走向是如何重要。試想若中國向日本投降會有怎樣的不同光景,不止是中國的歷史,亞洲以至全球歷史都可能改寫。」
值得一提的是,《被遺忘的盟友》譯自原著北美版書名,其他英語版採用《China's War with Japan, 1937-1945》。被問及為何有此差異,米德笑言﹕「真正原因是出版商說不出哪個書名最好,但《被遺忘的盟友》是我喜歡的,因為它引領西方讀者認識到有必要記住中國的戰時經歷,這不止對中國重要,對世界其他地方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