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跑三四十公里 向奧運進發
天津師大的張瑩瑩在女子半馬拉松的最後一圈,拖着傷腳的她超越包圍自己的三名日本選手得冠軍。
「得了冠軍就忘了腳疼了!」賽後高舉五星紅旗,驕傲地站上領獎台。
怎麼可能不疼?沒有鞋襪,在跑道上磨了5000米後,右腳三個發力的腳趾早已破皮出血。
「當時看大螢幕上她突然鞋子沒了,所有人都跑到第一排看着她,她給我們擺了擺手,非常堅決。我們也只能給她加油,」回憶上周三的比賽,教練田鑫心緒未能平復:「可以蹲下繫好鞋帶接着跑,但這樣會多花十幾秒鐘,跑的節奏也會打亂,所以她選擇了繼續。雖然最後沒有奪得金牌,但她帶來的東西不是用金牌可以衡量的。」
這種堅決換來了銅牌與今年中國選手的萬米最佳成績,還有腳上的血泡。
「壓根沒想過不參加,我自己認為有4天的恢復,要是腳好一點就可以參賽。」在張瑩瑩的人生詞典裏,似乎沒有「放棄」兩個字。
田鑫深知愛徒的倔強與堅持。
「日本隊的戰術挺明確的,他們就是想拿團體冠軍,我就想先跟着她們,把自己個人的成績先跑出來。」張瑩瑩說。
第二圈,她仍處在三名日本選手的包圍中。最後一圈,在教練與隊友們的吶喊聲中,張瑩瑩張開雙臂,衝破雨簾奔向終點。
「剩最後5、6公里的時候甩開了對手,因為兩圈過後我發現日本隊可能是上坡能力差一點,我趁着上坡就自己先走了。」張瑩瑩回憶說。
在備戰馬拉松比賽時,張瑩瑩每天要跑30到40公里。即使是在平時,每天20公里也是雷打不動的常規。
「十五六歲開始練長跑的時候還感覺枯燥,但最近這幾年我覺得是在享受跑步的過程。」張瑩瑩說:「之前沒想過會是怎樣的成績,就想着把這場比賽比完,最後一項了,好好拼一下!」
目前完成了研究生論文答辯的張瑩瑩已經入選國家隊。從光州回去之後,她還將參加北京世錦賽的選拔賽,之後是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
遺憾錯過了倫敦奧運會的張瑩瑩說:「要是選上里約的話,我想衝擊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