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教堂重開 挽手抗仇恨
南卡州槍案掀「恐襲」定義爭議
上周三遭白人槍手血洗的美國南卡羅萊納州黑人教堂昨日重新開放,讓民眾參與崇拜,數千人排隊進入。有遇難者友人稱,雖然仍悲痛,但不會令自己生活被槍手恐怖行為摧牷C槍手魯夫被捕後揚言要發動種族戰滅絕黑人,引起應否定性為「恐怖襲擊」爭議。批評者指今次事件的手法、動機及目標都符合恐襲定義,但施襲者是白人,導致主流傳媒、警方與政客對是否稱之為「恐襲」猶豫再三。 明報記者
警列「仇恨罪案」被指雙重標準
槍手魯夫被捕後,美國傳媒陸續揭發其白人至上論。警方上周四稱將循「仇恨罪案」調查,在社交網絡激起反彈,質疑警方雙重標準。
華盛頓美國伊斯蘭關係協會總幹事阿瓦德(Nihad Awad)便對《紐約時報》說﹕「在潛移默化下,我們已認定若使用暴力者是穆斯林便是恐怖主義;若兇徒是白人至上者或種族隔離支持者,我們便會找藉口﹕他可能是瘋的,他可能壓力太大。」
「穆斯林是恐襲 白人只是發瘋」
隨荍韟h犯案動機曝光,司法部上周五下午宣布循不同角度調查案件,「包括仇恨罪案及本土恐怖主義行為」,但不少政客仍迴避「恐怖主義」或「種族仇恨」字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佩里上周六形容事件是毒品引致的「意外」,引起批評。
將這宗命案理解為「恐怖主義」為何重要? 專研恐襲的菲利普斯 (Brian J. Phillips)在《華盛頓郵報》解釋,恐怖主義的成因跟一般罪案並不相同,恐怖分子多受政治環境影響,一般罪案則不是;政府制定反恐策略時,除了參考打擊有組織罪案的慣想策略外,「如何理解事件亦相當重要」;在法律層面,恐怖主義除了即時受害者外亦威脅其他公民,性質遠較仇恨罪案嚴重,因此要嚴懲;最後,把事件視為恐襲能帶出「一視同仁」的信息。
經歷過「九一一」恐襲的美國最為關注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恐襲威脅。2012年輿論很自然地把波士頓馬拉松襲擊案的施襲者視為恐怖分子。
內布拉斯加大學奧馬哈分校教授西米(Pete Simi)向CBS指出,美國社會對是否稱魯夫這種「美國鄰家男孩」為恐怖分子遠為遲疑,就算這種人跟伊斯蘭極端分子一樣信奉一套暴力與仇恨的意識形態﹕「很多非聖戰襲擊或暴力都會被說成是個別、瘋狂的槍手,而不考慮其新納粹或白人至上的意識型態。」
根據杜克大學教授尚策(David Schanzer)研究,自1990年以來,美國本土發生受極右意識形態驅駛的襲擊次數遠遠超於蓋達所啟發的恐襲。美國最早的反恐法——1871年的《三K黨法案》也是針對極右種族主義者。
渣巴:否認種族矛盾如掩六四
有論者認為不應糾纏於「恐襲」或「仇恨罪案」,忘記真正問題。前NBA球星渣巴在《時代》周刊網站撰文,批評美國一些政客及右派傳媒淡化事件的種族因素,試圖否定美國社會有種族主義問題。
他引用法國詩人波特萊爾的名言「魔鬼最厲害的詭計便是說服你他不存在」,暗示否認美國有種族問題的言論一如北京否認六四。他說,繼續對事實視而不見,無異於默許黑人等弱勢社群繼續被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