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延伸﹕為何要上學習班?

[2015.06.03] 發表
木村拓哉(右)於劇集I'm Home中飾演銀行精英家路久,因一場意外失去記憶。在找尋記憶的過程中,他發現自己過去的問題,也藉此重新思考家庭真義。

【明報專訊】早前,有補習社的幼稚園和小一面試班廣告打出「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標語,配以哭泣小女孩照片,鬧得滿城風雨;又有沙田一間補習中心的暑期補習班招生,入讀暑期班的學生開學後可優先報讀常規補習班,吸引大批家長通宵排隊,開始報名前隊列已有逾500人,成為新聞。

不能輸在起跑線?

中國人喜歡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人父母者「為子女好」、為求子女「不輸在起跑線」,就得安排孩子上各種才藝班、補習班、面試訓練等,一堂緊接一堂,比成年人上班還要忙碌。而鄰國日本的情况或許更誇張,自1970年代進入「應試教育」熱潮後,「求分數」現象至今持續,在日劇亦可見一斑。

日本現正播放的劇集I'm Home,故事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石坂啟的漫畫,由木村拓哉主演。劇中他是銀行精英家路久,因一場意外失去最近5年的記憶;他連現任妻子家路惠(上戶彩飾)和兒子良雄也忘記,卻記得前妻野澤香(水野美紀飾)和女兒。為此,家路久走遍昔日到過的地方,希望藉此找回記憶。

為面試放棄興趣?

因為失憶,令家路久看到從前沒有為意的事。其中一集提到,為令良雄順利升讀私立小學,家路惠讓兒子參加模擬面試;為準備面試,良雄要放棄足球賽,連家路久也要熟讀坊間面試的「雞精書」,但在模擬面試中,因良雄說了真話而失敗。在之後模擬面試,家路久說希望兒子能自由地發展個性,卻想到自己曾要求兒子放棄最喜歡的足球,最後決定放棄參加小學的入學考試。

失憶,讓家路久驀然醒覺,讓兒子盡情自由發展,也開始思考從前自己處事是否不擇手段?看罷此集,或會令你思考:上各種學習班有何意義和目的?

文:多啦

圖:網上圖片

更多教育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