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速遞﹕解讀新聞 學獨立思考

[2015.05.08] 發表
書名:《看新聞學思考》作者:李偉文。出版:遠流。

【明報專訊】在資訊無所不在的年代,一切都好像沒有標準答案,是非對錯似乎愈來愈模糊。近年以親子作家著稱的台灣作家李偉文,一直以「讓高中生也看得懂」的方式寫作,他把和兩個孩子的「假日餐桌對話」集結成《看新聞學思考》,呈現帶領孩子思考與解讀新聞過程。以下摘錄〈但願十八歲就懂的事〉一小段:

A寶指着報紙上一則報道:「新北市朱立倫市長到真理與淡江兩所大學演講,期勉畢業生一生要交一百個好朋友,讀一百本好書,以及走遍世界一百個好地方。」

A寶繼續評論說:「這三件事都值得做,但是為什麼要以一百為目標呢?好朋友與好地方或許一百個就夠了,但是一輩子只讀一百本好書怎麼夠呢?」

面對女兒的疑問,作者李偉文以參加中學畢業禮的經驗回答:

「我去的是國中部的畢業典禮,所以與這陣子媒體報道的各大學畢業典禮的人生建議不同。而且好玩的是,明道中學的校長每年都會扮演一個不同的角色,從星際大戰到鋼鐵人、美國隊長……都有,每年畢業典禮前三、四個星期,學生就會爭相猜測校長又會扮演什麼?結果今年出乎大家意料的,校長居然以本來面目出現,原來主題是『做自己』。其實這個謎底在一個星期前已偷偷揭露,學校在操場邊豎立個大大的牌子,寫着『Discover yourself』。」

然後,父女的討論由「做自己」、「小心提防父母長輩給你的建議」,一直說到「成功」和「未來的競爭力」。作者在對話之後,有這樣的一段作結:「有太多大人給孩子建議:該如何安排生活,該如何立定志向與目標……但真實人生是,大部分人的決心往往只是三分鐘熱度……所以,不必講太多大道理,只要掌握一、兩項具體的行為,養成習慣,持續做下去,久了就會有令人刮目相看的進步……」

常說要學習獨立思考,唯有理清重要新聞的來龍去脈,分析新聞背後的意義,才能真正識讀媒體。

更多教育
旁徵博引﹕【母】
【明報專訊】英國王室公布,威廉王子和妻子凱特的小公主名為夏洛特.伊利沙伯.戴安娜(Charlotte Elizabeth Diana),名稱... 詳情
【明報專訊】俗語有云「母憑子貴」,亦作「母以子貴」,出自《春秋公羊傳》:「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 詳情
【明報專訊】通識教育也有「跨學科」的課題,文學能否亦有「越界」的時候呢?上個世紀開始,就有作家將心理分析與創作結合,寫出「意識流」小說。 ... 詳情
【明報專訊】「意識流」的旅程可分為兩方面:它在實踐範疇中跳躍,誕生於心理學範疇,卻以文學手法之「身分」為人熟悉,其後更化用成電影中的「蒙太奇... 詳情
文化角度﹕解構「強迫系」
【明報專訊】我們從第一天入讀強迫系,便開始等待一場不會到來的畢業禮。 強迫症是一種精神官能症,我們無意以強迫症為疾病、圈出病患、提供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