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的概念,不僅關乎使用能源時有否確保不發生意外事故,還包括能源供應是否能滿足需求、運輸發電原材料的過程是否安全、發電時會否產生危險等。除了從能源事故窺探這個概念,數據也可為這課題提供一些討論點。
全球仍依賴化石燃料
觀乎國際能源組織(IEA)於2014年出版的數據,對比1973及2013年全球使用化石燃料的數字雖然有下降趨勢,卻依然高踞能源使用的八成以上。
1973年全球各國使用煤、石油及天然氣的比例分別為22.6%、52.6%及18.9%,總數為94.1%。30年過後,三者的使用比率分別為19.4%、35.8%及25.8%,整體下降至81%,當中對石油及煤的依賴程度減少,使用天然氣的比率則輕微上升6.9%,可見至21世紀世界對化石燃料需求仍然殷切。
當一個國家內部能源供應未能應付經濟發展的需要,或能源儲備出現短缺,而要依靠入口大量能源才能保障發電的穩定,這些國家都算是面對能源危機。而其實已發展國家及急促建設經濟的發展中國家,都在爭奪化石燃料。於是能源供應是否穩定也是能源安全的其中一個課題,更成了國與國外交重要議題。
以美國和中國為例,美國是2012年全球淨入口(net import)石油最多的國家、中國緊隨其後排第二位。而天然氣的淨入口量的全球排名,中國排第5,美國排第9。另外中國更在煤的淨入口量排全球第一位。急促的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能源支撐,但大部分化石燃料都會造成嚴重碳排放(carbon emission)問題,難以達至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德國等積極開發再生能源
至於能源使用的安全,比較具爭議及引起關注的仍然是核能。核能潛藏風險相對較高,若核電廠發生爆炸如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情G,災害覆蓋範圍廣、影響亦長遠。有國家如德國已積極研發核能以外的可再生能源,計劃好時間表用其他能源取代核能。不過,核能亦有其好處,因為能源效益高且不會在發電過程中排放大量污染物而受歡迎。
文﹕楊淑敏老師
■延伸閱讀:
國際能源組織,Key Energy Statistics 2014﹕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publications/publication/KeyWorld201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