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藝術對個人而言能陶冶性情,亦能為社會提升文化軟實力。不過,一個城市要發展成真正的藝術之都,需要長遠政策,配合觀眾、場地、教育等因素,方稱得上「成功」。香港藝術發展在以上各方面的成績如何?現時藝術發展又面對哪些困局?
1˙場地不足 質素沒進步
文化評論員小西2013年在〈文化藝術發展場地最為重要〉一文指出,香港每周有不少演出、展覽、講座、工作坊等活動,文化場地數目已無法應付與日俱增的需求,這正是政府規劃興建西九文化區的原因之一。
香港藝術節(Hong Kong Arts Festival)行政總監何嘉坤指出,本港早已面對場地不足問題,一直未妥善解決,「問題不僅是數量上,也包括種類上及質素上,例如香港文化中心已有逾20年歷史(1989年啟用),部分地方已經退化,不過由於場地根本不夠,亦無空間休館作改善提升」。
小西指出,政府過往的文化政策以製作為中心。「但所謂『以製作為中心』僅指文化節目的買與賣,卻撇除整個製作過程,包括藝術創作與製作所牽涉的排練、製作與儲存空間等問題。」小西又認為,表演場地與製作空間的分離削弱了創作與製作的彈性,也大大增加藝團的營運成本。
政府措施
◆康文署「場地伙伴計劃」
康文署與20個場地伙伴合作,在該署轄下11個表演場地舉辦各種不同藝術形式的演藝活動,第三輪計劃期限為2015至2018年。
◆藝發局「場地資助計劃」
藝術發展局(藝發局)推行「賽馬會表演藝術場地資助計劃」,支持本地藝團、藝術家或新晉藝術工作者構思、籌備及製作具創意及高水平的藝術節目,推動本地表演藝術發展。
◆活化藝術空間
1990年代,藝術家自發聚落空置的北角油街一帶,漸成藝術氣候之時場地遭政府介入及收回。後來,政府活化牛棚藝術村「安置」油街藝術家,但運作情G欠理想,租約條款及政府態度不明確,對藝團的發展規劃造成阻礙;接下來由石硤尾舊工廠改建的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就成為香港藝術村的「新希望」。
JCCAC前行政總裁呂豐雅認為,本港藝術工作者素來面對缺乏創作空間的困難,閒置舊工廈正好改裝為他們的工作室。後來,灣仔唐樓富德樓、火炭工廠「伙炭」,以及中環舊警察宿舍改建成的元創方(PMQ)也相繼成為藝術村。
藝術村有助藝術發展?
有報道曾指JCCAC等地十室九空,質疑其推動藝術發展的能力,不過,本地文化人胡恩威認為「看藝術村成效起碼要看10至20年」,不能從當下反應及社會回應便評論。〈別讓藝術空間「領匯化」〉一文中, 專欄作家張煒森指JCCAC與牛棚雖不是藝術村發源地,但多年來盛載不少中流砥柱的當代藝術空間與藝團持續發展。他認為藝術村在管理上應由藝術家作主導,「藝術村的個性實際是由藝術家自主的藝團與工作室從靈活的文化累積中所賦予,而非管理機構空降式管理」。
2˙觀眾不足
「製作多、觀眾少」是香港表演藝術界近年面對的嚴峻問題。2010年,香港有近400個本地劇場製作,但全港只有不足2萬劇場常客(theatre goers),本地文化消費(culture consumption)市場不算大。近年不少本地劇團為爭取觀眾,紛紛轉向較輕鬆的題材,但除了觀眾教育和題材,藝團宣傳都是決定觀眾數量的重要因素。
政府措施
◆藝術月增加觀眾
旅遊發展局每年3月舉辦香港「藝術月」,希望藉此「將藝術帶到社區,證明藝術不是小眾玩意」,重頭戲之一是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吸引不少歐美等地的西方頂級畫廊參加。有意見認為香港能藉此提升國際地位,但展覽流於商業交易,未見高質素觀眾及藝評,而多項藝術大型活動擠於兩三天內舉行,可能出現觀眾重疊問題,令藝術愛好者錯失部分展覽。
◆教育及推廣
藝發局致力藝術普及,透過多元化的藝文活動,將藝術的氣息與樂趣散播至社會不同層面,例如為學生舉辦大型藝術計劃,提升青少年對藝術的興趣及欣賞能力。藝發局推行「校園藝術大使計劃」,透過獎勵委任中、小學校內具出色藝術表現的學生成為校園藝術大使,鼓勵學生善用藝術才華,認識藝術教育的好處。
3˙政府資助措施
藝術媒體工作者林龍傑指出,香港政府用在推廣藝術的資源遠比鄰近城市多,但沒有措施培育「認真」的藝術家,政府資助資源多但申請的人更多,無辦法滿足所有人。他又認為,部分藝術家完全倚賴政府資助發展藝術,觀眾根本不是他們創作時的考慮元素,所以本地藝術作品普遍流於孤芳自賞及脫離觀眾。
另外,部分政府資助申請門檻高,以「鼓勵中低成本的電影發展」的電影發展基金為例,初推行時有新晉電影人不滿申請繁複。導演羅舜泉曾說,基金規定申請的電影公司要運作滿3年,導演或監製則過去10年要拍過兩部電影,變相令很多小型公司不符合資格。
◆創作環境重要
近年,政府透過電影發展基金支持中小型電影製作,《歲月神偷》、《狂舞派》、《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等作品均由政府資助拍攝。不過,電影工業要長久發展,資金只是其中一環,便利的創作環境亦不可少。有本地電影業者稱,在公園等公共場地拍片時常會被驅趕,租用政府辦公樓拍電影的收費又昂貴。
4˙政策及規劃問題
有人稱香港為「文化沙漠」,意指藝術文化在本地沒有生長空間。文化人胡恩威2005年曾撰寫文章,指香港不重視文化,又認為政府向來講求即時經濟效益,藝術在城市規劃、土地運用層面備受忽視。
2011年胡在《明報》撰文,認為藝發局作為香港唯一的法定藝術發展公共機構,除了提供撥款外,更應加強藝術政策智庫角色,促進公眾對香港藝術發展的認識(藝術教育)。他又認為,香港藝術界應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藝術生態環境,而不是把藝術和商業變成非理性的對立。
文章指香港藝術發展最大困局是政府以「不科學和不專業的方法」處理藝術政策,例如沒有設定一個長期藝術數據統計系統,如閱讀和電影文化行為數據,作為政策分析的基礎;藝發局透明度低,而且欠缺長遠發展策略,加上專業藝術行政人員不足,令香港藝術發展面對困難。
政府計劃措施
◆擬設文化局推動發展
本港藝術發展方面的積弊與困厄,涉及整個文化藝術體制的結構性問題。有意見認為香港的文化藝術體制已經落後於時勢的變化,需要改革。政府有意設立文化局推動文化藝術發展。
《文匯報》認為,目前康文署和藝發局「缺乏真正的行家,水準參差不齊」,隨茠懋|轉型和變化,上述兩個部門的功能不足以勝任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文化評論員小西肯定文化局的必要性,「香港並不是從來沒有文化政策,只是消極與散件式的,並偏向文娛康樂,背後缺乏統合的文化視野與文化願景……成立文化局,正好彌補這個港英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文化缺陷」。
反對意見
專欄作者吉暝水在〈醒醒,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文化局」?〉一文提出問題——「究竟我們現在是要一個文化局,還是一位文化人呢?」作者認為,若文化局定位正確,可推動本土文化發展,但有意見擔心文化局會成為「中宣部」,灌輸「紅色」藝術。
作者又認為,政府應該扶助本土文化,但不一定要有「局」才能發展。「政府參與不能太過效果主導,(也不能因)某種藝術回報率快而高,為了『做好盤數』(而多投資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