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日圓之牆」阻日男覓偶

[2015.04.13] 發表
日本政府鼓勵國民結婚,以對應「少子化」問題。圖為京都幼兒園工作人員以車子集體運送幼童往返附近公園。

低收入男性難覓結婚對象,在日本亦普遍,這跟經濟不景及女性教育程度增加有關。日本智庫NLI研究所發現,20至39歲的適婚男性正面對「300萬日圓之牆」,年收入不足300萬日圓者已婚率不足一成,但300萬日圓以上、400萬日圓(約25.8萬港元)以上者已婚率躍升兩倍至逾25%,而比例隨收入增加;同時,男性收入明顯影響其與異性交往與結婚的機會率。

日本民間組織「日本家庭計劃協會」上月公布發表研究,受訪的1134名16至49歲的男女當中,44.9%女性覺得與男性交往是負擔,覺得婚姻有好處的女性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由20歲的90.2%跌至40歲的64.3%。男性則恰好相反,只有30.4%男性覺得與女性交往是負擔,而覺得婚姻有好處的男性隨年齡增加,由20歲的75.7%增至40歲的83%。

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客席研究員山口一男稱,晚婚及少生育是女性平衡利弊後自主選擇的結果。日本從事正規僱用職位的女性在結婚育兒後,再次就職時往往只能從事兼職或臨時工,在職業生涯中的薪金差距可高逾1億日圓。另一方面,職業女性往往仍要兼顧照顧家庭與育兒的職責,較男性失去更多自由,加上事業漸成女性人生的重要面向之一,但日本企業現時仍有明確男女分工的傳統思維,因工作關係無法共同經營生活、互相扶持的男性難以符合女性的擇偶條件。換言之,由於結婚生子的機會成本太高,女性晚婚漸見普遍。

長期研究日本家庭趨勢的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山田昌弘便稱,遲婚甚至不婚的原因,是因為不少年輕人仍抱着傳統家庭概念,要成立一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女性期望丈夫有可觀收入支撐家庭。但經濟及社會環境改變下,符合要有穩定工作及收入的男性已愈來愈少。相模女子大學客席教授白河桃子指出,日本婦女就業仍未成主流,仍是「主婦之國」。厚生省2013年的統計發現,20歲至29歲的已婚婦女中,認為應留家專注家務的由2003年的35.7%增至41.6%。

更多國際要聞
【綜合報道】德國之翼一架客機周日晚起飛前接獲炸彈恐嚇取消航程,132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安全疏散。 德國之翼航空公司一架空中巴士A32... 詳情
Apple Watch預訂火爆 部分型號發貨排到6月
【綜合報道】蘋果Apple Watch初期需求強勁,上周五預定蘋果Apple Watch的客戶,要至少等待一個月才能拿到貨,部分型號發貨... 詳情
美兄弟共坐66年冤獄 獲政府賠160萬元
【綜合報道】美國俄亥俄州一對黑人兄弟、60歲布里奇曼(Wiley Bridgeman)及57歲弟弟龍尼(Ronnie Bridgeman... 詳情
【綜合報道】肯尼亞受極端組織「索馬里青年黨」恐襲威脅下,要求聯合國關閉該國東北的非洲最大難民營達達布(Dadaab),遷走逾50萬名索馬里難... 詳情
埃及西奈省炸彈襲擊 14死
埃及動盪的西奈半島周日發生兩宗針對保安部隊的炸彈襲擊,造成最少14人死亡,包括11名士兵及警察。效忠回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埃及聖...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