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歷史意義最高
打破體格限制
「這是含金量最高的一塊牌,是中國田徑的一個突破。」時任中國隊團長在2004雅典奧運後,如此評價劉翔的110欄冠軍。所謂含金量,既有體育意義,也有社會意義。正因其意義複雜,期待出現下一個「劉翔」,恐怕至少得再等另一個20年,甚或後無來者。
中國從歷史和民間基礎上不算體育強國,因此只能在西方國家不那麼重視的區域鑽空子,形成陰盛陽衰、小球強於大球、小項強於大項等普遍現象。
中國大項不及西方 劉翔破傳統
物以罕為貴,中國最具代表性和最能製造熱潮的運動員,毫無疑問就是姚明與劉翔,因二人皆為男選手,並分別在大球(籃球)及大項(田徑)站穩世界頂尖。
劉翔的冒起也遇上最佳時機。踏入新世紀,中國的經濟和國際地位開始騰飛,國民需要一些實證以洗脫深植潛意識中的「東亞病夫」污名,體育競賽是最佳場合,奧運更是最佳中的最佳。奧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快,是最重要的;最能體現速度的,自然首推田徑場上的短距離賽項。可是對於先天不足的中國人而言,亦是最難爭取突破的賽項。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指出,黑人種擁有較多容易製造強大爆發力的「白肌」,黃人種體內較多具柔軟度的「紅肌」。不過跨欄非但需要爆發力,亦講求技巧和身體協調,具備紅肌優勢的劉翔,技術發揮比黑人好,過欄和欄間跑的動作,得以補償起步反應與爆發力不足。
專家﹕黑人爆發力強 劉翔技巧取勝
然而雷雄德補充:「劉翔的身體條件很好,高大健壯,白肌比例或許不少。如要培訓下一個選手衝出國際,好的跨跳技巧固然重要,但亦需像劉翔般的生理條件才可成事。」事實上,自從1984年朱建華以跳高世界紀錄保持者身分於洛杉磯倒灶摘銅,取得中國男子田徑首面奧運獎牌後,事隔20年才由劉翔打破獎牌荒。
就算要在其他項目找到足以產生劉翔同等效應的選手也很困難。孫楊在倫敦奧運實現中國男子泳隊金牌零的突破,主要對手是先天條件相若的黃種人和白人,黑人則因白肌密度較高不利浮水而未成氣候,故孫楊對世界體壇的衝擊力遠不如劉翔。加上十年過去,中國於體育以外的多方面都有成就,除非未來誕生足球或籃球球王,否則或許永沒有「下一個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