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一項研究發現,過分使用科技產品作娛樂及社交用途的學生通常來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其父母亦較缺乏相關知識,難以介入;相反,能善用資訊科技產品學習的學生,父母社經地位較高,亦較懂得教子女如何善用相關產品。港大教育學院副教授袁海球表示,「數碼鴻溝」不再只是能否接觸資訊科技產品等硬件,而是能否善用資訊科技,政府應制訂策略發展學生的資訊及新媒體素養。 草根父母較少相關知識 港大教育學院深入訪問22名中小學生,了解他們在學校及家中使用資訊科技的情G,並將他們分為3類,包括善用資訊科技學習的「產出型」(productive user)(5人)、較多用作娛樂及社交方面的「普通型」(10人)及沉迷用作娛樂及社交的「掙扎型」(7人)。 研究結果顯示,「產出型」的5名學生有4名是小學生,且通常來自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學業成績亦較高,家長使用資訊科技的經驗亦較豐富。袁解釋,小學生的父母通常管教較嚴,而小朋友亦較聽話,故能較均衡地使用資訊科技。 父母懂善用 有助孩子 袁海球透露,其中一名「產出型」學生讀小三,父母均為中學教師,該學生數學成績優異,父親會下載與數學相關的應用程式與兒子一起玩,培養出兒子正確使用數碼產品的觀念,並主動使用電腦蒐集資料、製作網頁和簡報,以及學習不同知識。 至於「掙扎型」的學生,7人均讀中學,他們通常只將數碼產品用作娛樂及社交方面,如打機、看劇集及瀏覽社交網站等,且難以自控。袁說,其中一個個案是中三學生,自小與祖父母同住,小學時成績優異,曾考第一,但小四時獲姑姐贈送一部電子遊戲機後,自此沉迷,成績一落千丈,擁有電腦後更愈發放縱,父母為此多次跟他爭執,更剪掉家中的網絡數據線,但只令他於假日前往爺爺家中時更放縱,到中三時更要留級。 「掙扎型」難自制 愈管愈放縱 袁表示,父母及學校的介入對學生如何善用資訊科技有很大影響,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若一家人去飲茶,父母不停捽手機,個仔一定都會捽」;其次要與子女約法三章,制訂大家接受的使用方式及時間,並持續執行;最後是與子女一同使用,讓他們學習可如何多元化善用資訊科技,而不是只玩遊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