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衛生防護中心過去4個月共接獲3宗眼部感染惡絲蟲病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稱,惡絲蟲幼蟲肉眼難見,可潛伏人體數月至數年,長大為成蟲後可有10厘米長,圖為10多年前他在病人乳房組織找出的惡絲蟲成蟲樣本。(黃世賢提供)
放大
 

其他新聞
Simplylife麵包藏膠手套 美心罰款7500
甜品杯贈品開店即「換完」 美心致歉
機局拒公開三跑內部回報率
張炳良:空域已考慮廣深8跑道
國泰貨運站 18無人車增速物流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蚊叮狗傳人 寄生蟲入眼揭3宗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4個月內接獲3宗眼部感染狗寄生蟲惡絲蟲病個案,3人自去年11月至今年2月陸續出現眼部疼痛、紅腫及感覺有異物等病徵,其中兩名58歲及68歲女患者眼部均發現惡絲幼蟲樣本,另一15歲男童更有陸續低燒、疲倦和頭痛,上周三(11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後同日需留院,暫列為懷疑眼部感染惡絲蟲病個案,3人情况穩定。

患者感眼痛紅腫感異物

有微生物專家指,惡絲蟲病可經蚊叮帶蟲的狗後傳至人體,由於幼蟲肉眼難見,可潛伏在人體數月至數年。衛生防護中心昨未能交代3人有否養狗,只稱正進行調查,分析個案在流行病學是否相關。漁護署建議狗主遵照獸醫指示,定期以藥物為愛犬預防惡絲蟲病。

據醫管局資料,首名患者是過往健康良好的58歲女子,她自去年11月7日起左眼出現痛楚、紅腫及有異物感覺,翌日到威爾斯醫院急症室求醫,從眼部取出的幼蟲樣本被確認為惡絲蟲,其臨牀診斷為眼部惡絲蟲病。

第二宗個案是69歲女子,1月19日起左眼感覺有異物,2月2日到香港眼科醫院求醫,在眼部取出的幼蟲樣本同樣被確認為惡絲蟲。第三宗的15歲男童自2月15日起雙眼痕癢和流鼻水,本月5日起更有低燒、疲倦和頭痛,眼部持續痕癢、出現紅腫和有異物感覺。上周三(11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同日需入院接受治療,其臨牀診斷為懷疑眼部感染惡絲蟲病。

衛生署發言人解釋,人類感染惡絲蟲病後可引致皮膚下、結膜或內臟器官出現腫塊、蕁麻疹或淋巴系統發炎等,該病不會人傳人。

附眼皮眼球表面 潛伏數月至數年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惡絲蟲是一種寄生於動物皮下組織的絲蟲,若有蚊叮咬附有惡絲幼蟲的狗,惡絲蟲幼蟲附在血液,人類再被叮咬便會受感染,常見感染部位是眼部、皮下組織及肺部,而且會出現腫塊,需做小手術切除。黃稱,過往港大研究顯示寵物狗只有2%帶有惡絲蟲,流浪狗則為10%,相信蚊子為較常見傳染媒介。

黃世賢指出,惡絲蟲的幼蟲難為肉眼看見,附在眼球表面、眼皮可長達數月至數年,其間不會有明顯徵狀,最多身體發炎,難於察覺,據其臨牀經驗,每年約有1至4宗人類感染個案。

 
 
今日相關新聞
蚊叮狗傳人 寄生蟲入眼揭3宗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