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時事點對點﹕近60政要攜手抗極端主義
知識增益﹕警惕反穆斯林的偏見
時事點對點﹕細胞分裂「行衰運」 患癌因運氣差?
知識增益﹕人口增長與老化 全球癌症個案飈升
時事點對點﹕港現沙巴龍躉 恐威脅生態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知識增益﹕商業價值助延續民間習俗

【明報專訊】到黃大仙祠爭上頭炷香、到維園逛花市、去沙田車公廟轉風車祈福轉運、去大埔林村的許願樹許願等,已成為香港農曆新年習俗的一部分。文化傳承離不開保存民間習俗,其中,習俗的商業價值、政府和社區的推動,在延續習俗上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大樹視作神靈 村民拋寶牒祈願

林村許願樹位於新界大埔林村中的放馬莆村。林村早於宋朝末年便有人聚居,村中兩棵大樹被村民視為神靈,每年農曆新年到天后廟(清朝乾隆年間建)供奉後,便在樹的根部燃點香燭冥鏹祈福許願,稱之為「香仔樹」。之後,村民把姓名、出生年月日及願望寫在寶牒上,並附上百解符、貴人指引及祿馬衣等,向大樹拋寶牒許願,盼求子女、姻緣、學業、事業、家宅、財運和健康。相傳寶牒不掉代表願望可成真;拋得愈高,願望就愈容易實現。久而久之,形成林村許願樹拋寶牒許願的習俗,每年新春期間遊人接踵摩肩前往。

2005年,受寶牒纏繞、樹齡過百年的許願樹的其中一條主幹不勝負荷倒塌,其後當局禁止「掟寶牒」以護樹,遊人自此減少。2008年,林村鄉公所從廣州引入一棵新許願樹,安裝鐵架讓市民「掛寶牒」。2010年,鄉公所舉行「林村許願嘉年華」,訂製25呎高的玻璃鋼樹幹仿真細葉榕和祈福架,並推出較輕身的塑膠大桔寶牒,重現善信將寶牒拋上樹的習俗。

新增多項活動 吸引數十萬人

2011年起,林村許願廣場有限公司獲「盛事基金」撥款資助。同年農曆新年,擲寶牒許願擴展成「香港許願節」,其後增加燃點蓮花燈祈福、民間小吃嘉年華等活動,過去幾年均吸引數十萬市民及各地旅客前往感受農曆新年的熱鬧氣氛。香港許願節成為旅遊發展局的推介項目之一,天后廟和許願樹也成為大埔的旅遊景點。

2014年1月,政務司長林鄭月娥出席香港許願節點燈儀式時稱,許願節每年廣受歡迎,是因為活動富有濃厚地方色彩。該年許願節聯同「文化葫蘆」合作舉辦「港文化、港創意」之「樂地、生根」展覽,展出歷史悠久的傳統農村文物及港台藝術家和學生的文化藝術作品,向遊人介紹新界傳統鄉土文化及文物。

■相關概念

傳統習俗(traditional custom)

傳統價值觀念(traditional value)

文化承傳(cultural heritage)

文化保育(cultural conservation)

多層思考

1. 根據上述資料,指出香港許願節新添「誠心鎖願」及「萬家點燈賀添丁」的吸引之處。

2. 說明哪些因素令林村許願樹的許願習俗在現代社會延續?這些因素又為傳統節日文化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答題指引見另文)

參考資料

林村網站:www.lamtsuen.com

 
 
今日相關新聞
時事點對點﹕新年到許願樹掛誠心鎖
知識增益﹕商業價值助延續民間習俗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