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花而異
盆栽花木安穩過冬
寒冷冬日,屋外滿眼「東風無力百花殘」,但在室內,若照顧好盆栽植被,仍可以保持滿眼繁茂蔥鬱。
即使是懶人、養花菜鳥也能輕鬆掌握其冬日保養貼士,不論它耐寒還是懼寒,因花而異做好護理,一年四季都春色滿園!
花木大致可分為耐寒和懼寒兩種,大多數來自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花木都屬於後者,當溫度到達10℃以下便會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比如南洋杉、聖誕紅、扶桑、米蘭、秋海棠、茉莉、龜背竹和花色仙人球等,湯姆斯園藝公司負責人賀風稱,冬季是這類植物休養生息的最佳時段,為防止霜降或下雪對植株帶來的損傷,不妨將它們搬入花房,保證有5℃左右的溫度就讓它們安然過冬。而另外一些花木如榕樹、橡皮樹、蘆薈、鵝掌木和曇花等,也最好能放置於溫度持續零上的環境中越冬,3℃以上略高都很合宜。
耐寒型植物包括月季、杜鵑和鐵樹等,在氣候溫潤的溫哥華,即使擺在室外或陽台一般也沒問題,賀風指:「很多華人喜歡的觀賞類植物如吊蘭、綠蘿、常青藤、蘆薈和發財樹等,屬於枝葉肉質較厚的類型,一定要在霜降之前轉移到室內,否則會被凍死。」所以冬季盆栽花木的防凍要因花而異。
少肥少水穩過冬
賀風稱,冬日室內花木護理切記要少澆水、少施肥,冬日植物水分蒸發要比夏季少得多,所以其實很多植物都是因為澆水過多爛根而死,冬日施肥也最多一次,且要濃度低的淡肥略施即可。在花盆放置地點上,挪到光線充足的地方,但不要離窗口太近,避免風和低溫。有條件配備加濕器的話,不僅對植物冬眠有利,你的皮膚也會在乾燥的冬季滋潤不少。
在花木剛移居室內的第一周,盡量稍微打開窗戶通風,這樣利於植物逐漸適應室內外溫度的變化,否則花木容易葉黃脫落。最後要做好花木的清潔工作,大型盆花可放入浴盆,用海綿清潔葉面,小型花木可在水盆中用噴水壺清潔。
另外,即使有植物轉移到入室的時間略晚、有凍傷狀況也不必驚慌,及時修剪掉枯黃、霉變的枝葉,剪完後再對植物做進一步觀察,注意進一步減少澆水和施肥,只要凍傷不嚴重,開春會就會萌發出新芽。
懶人植物面面觀
葉片寬大、葉面具有淡黃色或乳白色條紋的巴西木(Corn plant)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極易打理,不論在夏日驕陽或冬天較少的陽光下都能健康成長,同樣好打理的還有心葉蔓綠絨(Heart-leaf philodendron)、和平百合(Peace Lily),這種植物的心形葉片可以沿藤蔓爬升,適宜掛在吊籃中或環繞於支架,賀風稱,對於這類植物來說,冬日需較往常更少澆水,可用手伸入花盆中試探,待土壤乾時再澆,保持均衡的濕度、萬用型混合土(All-purpose soil mix)和室內植物肥料即可。
屬於肉類植物的翡翠木(Jade plant)同樣好護理,在冬天日光較少的時候它雖然生長緩慢,但不影響其觀賞性,而且等來年春夏關照充裕的時候又會呈現生機勃勃的長勢,與之類似的還有虎尾蘭(Snake plant),這些植物冬天護理時只需少量灑水,保持室溫略低亦可,無土栽種或用仙人掌混合土及番茄營養肥即可。
五大花種冬日護理貼士
●吊蘭:吊蘭屬於半喜陰植物,冬季應放入室內,雖然吊蘭的葉子可能在冬天枯死,有的人會誤以為放在室外沒有關係,但其實它的根仍然存活,應轉入室內環境,這樣明年再發出葉子會長得更好。可用手觸摸土壤表面,乾燥的話就及時澆水,但少量就好,否則可能爛根。
●綠蘿:綠蘿較吊蘭更好養,它的存活能力很強,在全日照、半日照下均能生長,性喜溫暖,但耐陰性強,並需全年保濕,所以無論冬夏都能茁壯存活。不過冬天仍要記得移到室內,而且若室內溫度過低,可能出現萎蔫。
●常青藤:常青藤較為耐寒,對日照的要求不高,適合被置於背陰的角落,因而進入室內過冬毫無問題,反而夏季的高溫悶熱會對它的生長不利。
●蘆薈:蘆薈適合在光照足、氣溫較高的地方生長,但不可在陽光下曝曬,冬天溫度降至零度左右便要及時搬到室內以防凍傷。另外,雖然蘆薈喜歡水分,也不能每天澆水,手試探盆土很乾時再澆水,否則容易導致根部腐爛。
●發財樹:發財樹是怕冷的植物,冬天放進室內才能安穩過冬,平常半個月澆一次水的頻率可減少至兩三個月澆一次水。
文:趙冬 圖: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