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否重刊漫畫 傳媒反應兩極
襲擊掀起寒蟬效應爭議,各國傳媒對應否刊登諷刺宗教漫畫意見紛紜。丹麥《貝林時報》周四重新刊登《查理周刊》部分版頭,包括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2005年因刊登12幅伊斯蘭諷刺漫畫受威脅的《日德蘭郵報》卻成為該國唯一一家拒絕刊登相關漫畫的主流傳媒,總編輯米克爾森(Joern Mikkelsen)承認,員工的安全是考慮因素之一,「現時刊登漫畫對員工及報章本身均不負責任」。
《赫芬頓郵報》、西班牙月刊Mongolia亦在網上重新刊登相關漫畫。Mongolia總編輯博耶(Gonzalo Boye)在Twitter稱支持言論自由,又認為部分人的宗教自由不應凌駕於其他人的表達自由。
惟《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大型傳媒均對刊登漫畫有保留。美聯社將2012年《查理周刊》遭燃燒彈襲擊後總編輯沙博尼耶手持爭議漫畫的照片,裁剪至只剩沙博尼耶的臉及雜誌社的旗幟,其他相關照片均被移除。
美聯社副總裁萊昂表示,不希望刊登冒犯、挑釁、羞辱或褻瀆宗教象徵、在宗教或種族問題上觸怒他人的仇恨言論或影像。《紐約時報》發言人稱,以文字描述漫畫內容已足夠讓讀者了解事態,無必要刊登可能侮辱穆斯林的圖像。
惹火作家:尊重成恐懼代名詞
批評者指這些傳媒做法屬自我審查。因撰寫諷刺伊斯蘭小說《撒旦的詩篇》而遭伊朗下令追殺的作家拉什迪(Salman Rushdie)聲言「尊重宗教已變成恐懼宗教的代名詞」。他說,宗教與其他概念一樣,理應受批評、諷刺與「無懼的不敬」。2007年繪畫穆罕默德人頭狗身漫畫而遭蓋達組織懸紅追殺的瑞典漫畫家維爾克斯亦批評,基於宗教的暴力行為損害言論自由的堡壘。他至今仍需隱藏行蹤,受警方保護。
英國《金融時報》歐洲版總編輯巴伯(Tony Barber)在譴責槍手暴行的同時,亦批評《查理周刊》以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挑釁穆斯林做法「愚蠢」。他說,對《查理周刊》與《日德蘭郵報》這類以自由為名挑釁穆斯林的刊物來說,「用常識來思考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