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溫州一間基督教會的青少年教徒在排練聖誕慶祝的節目。他們的教會在今年的拆十字架風波中首當其衝,教徒們晝夜守護教堂近半年,直至10多日前才收到取消清拆的通知。(林俊源攝)
放大
 
放大
 
(明報製圖)
放大
 

其他新聞
德勤進駐亞視 新聞部急清假
潘耀明遺失信函拍賣取消
青年暴飲醉昏失脈搏 嘔致肺炎
汽水溝酒更易醉
歐陸嘉年華4機動遊戲獲批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歐亞美基督宗教曾促和平演變

【明報專訊】北京憂慮基督宗教的發展會創造西方和平演變中國的條件,證諸歷史,天主教及基督新教的確促使了不少地區的政治變局。回顧1980年代被稱為「第三波民主化」的近代史,基督宗教在拉丁美洲、亞洲和東歐的多國民主進程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有學者認為,基督宗教的神學理論和組織結構啟蒙了現代民主政治,建議中國當局可以借力打力,借助基督宗教的發展,在教會中踐行民主,從而完成民主轉型。

「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是國內政治經濟陷於困境、各種社會矛盾激化的結果,其中就包括長期以來宗教政策失誤而造成的信教群眾離心離德,宗教就作為不同政見者煽動政治動亂的工具,為蘇東共產黨的下台推波助瀾。」國家宗教事務局前局長葉小文在一篇學術論文裏的一段話,正正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基督宗教能產生的政治能量心存芥蒂。

歐美國實現民主 多屬基督新教

已故政治學家亨廷頓曾在《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中指出,基督宗教在近代多國的民主化運動中起到關鍵作用。因為基督教鼓勵平等觀念,反對政治壓迫,第一批實現民主化的美國、歐洲等國,多為基督新教國家。而經過內部改革後的梵蒂岡,更是旗幟鮮明的反對威權政府,1974至1989年間過渡為民主國家的,有四分之三是天主教國家(見表)。亨廷頓寫道﹕「可以合理的假設,基督教的擴張將鼓勵民主的發展。」

「基督教的神學裏,人人都有罪性,你把權力交給這個人,權力就會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所以才需要用制度制衡權力,於是有三權分立。」美國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楊鳳崗認為,基督宗教對現代民主政治制度有啟蒙作用,又指出美國的民主制度首先是在教會裏得到實踐的,「民主是一個很具體、瑣碎的過程,大家坐在一起的時候有不同意見,要經過一些程序討論出一個決策,滿足大多數人的意見,同時又讓少數人的意見得到一定的尊重,這種制度的形成是需要實踐的,基督教會就提供了最初的實踐場所」。

學者:當局應視作民主轉型力量

但他反對中國當局把基督教視為潛在「顛覆工具」,「官方話語裏面把基督教當成如此有威脅、敵對的力量,是完全沒有必要的。中國的基督宗教志不在政治而在人心,况且組織鬆散,對於中國長遠的民主轉型,應該將基督宗教視為一股積極的、漸進的力量,而不是革命的力量。」

 
 
今日相關新聞
「中國耶路撒冷」 溫州迎最冷清聖誕
基督教「溫州模式」 區內信徒料達百萬
小型家庭教會亦遭「清查」
意識相左 組織性強
歐亞美基督宗教曾促和平演變
至今無宗教法 管理條例政府自訂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