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批鄧」到「評鄧」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二任的最高領袖毛澤東和鄧小平,俱已物故,但對他們的批評,在內地都是言論禁區。境外也有一些外國學者,試圖加以評說,也頗有巨著面世。但外國人觀察中國內情,總令人有隔靴搔癢之感。對毛澤東的功過,中共中央曾有一個決議,是輕輕帶過。在鄧小平的「宜粗不宜細」和不能否定中共歷史的指導思想下,評定毛是功遠大於過。雖有中共元老陳雲的毛「有功、有過、有罪」的發言,但仍不是主調。毛澤東身邊的保健醫生和女侍從著有詳盡的回憶錄,但前者列為禁書,後者也只浮光掠影。毛澤東的評價,一如霧堿搌寣A不盡不實。
鄧小平呢,由於他在毛身後提倡改革開放,有一定撥亂反正的功勞。至今更沒有人敢於深入分析其掌政期間的優缺,特別是礙於1989年的一場政治風波。評論往往又列為禁區,過去如是,於今仍如是。
罷黜胡、趙是大缺點
近日有一位根正苗紅,出身老革命家家庭、在中國外交部工作多年,有機會接觸到鄧小平和其他中共中央高級領導人的退休幹部,此人名叫楊榮甲,寫了一篇評價鄧小平的長文。此文當然只能在香港發表。但他的批評敢於打破評論偉人禁區,而且有根有據,有事實有論點,言人所不敢言者,堪稱大膽之作。
他批評鄧小平罷黜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的錯誤,認為華國鋒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中立了頭功。胡耀邦是中國共產黨中興的真正推手。趙紫陽對推動改革開放和建立市場經濟體制中有重要貢獻。這些領導人都在鄧的手上把他們一一罷免掉,還「立了一個不該立的接班人」。
對於1978年發動的一場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楊榮甲認為此仗是「得不償失」。赤柬濫殺老百姓,搞極左的一套,民不聊生。越軍入侵柬埔寨,事實上成了柬埔寨人民的「解放軍」。「教訓越南」,引起東南亞各國的疑慮,也加劇中越之間的矛盾。
跛足的改革
但最精彩的還是一位內地學者單少傑教授,曾在中國人民大學和安徽師範大學任教,他寫有一本巨著﹕《中國改革模式——在共產黨領導下發展資本主義》。其中有一章對鄧小平的評價可謂「鞭辟入堙v。
他批評說,鄧小平的改革言論和實踐,可說是「跛足的改革」。作者評說鄧是在「經濟上的改革開放可以徹底地搞,怎麼搞都行」,「可以搞西方市場經濟的一套」。但政治改革則是「僵硬麻痺」、「黨的領導權要集中,絕對不能分權」,黨對整個國家的壟斷權「絲毫不能改變,也絕對不能動搖」。
於是,作者評論說﹕中國的改革以一條腿疾行另一條腿跛行的姿態,在較快走過一段路程後,開始明顯地放慢速度了。
一錘定音 不容商量
作者認為,要有效應對腐敗問題,必須搞政治改革。但當前政治改革這條腿仍然僵硬麻痺,甚至在中共十八大前後,仍然有「五不搞」和批判「普世價值」的聲音,甚且還有詆牷u憲政」之聲。
作者評論鄧小平的性格,是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他一旦認準了一件事,就會「一錘定音」,不容商量,更不容質疑。發展起來,便達到「固執專橫,死不認錯」的境地。
作者認為鄧小平是抓大權而不大勤政,不大讀書而憑經驗和感覺辦事。執行和封建宗法團體執行家法一樣,一旦冒犯他老人家,便應受到嚴厲處罰。
所以,有人讚譽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作者認為說是「總拍板師」才合適。
一些社會上早有公論的事情,鄧小平仍然堅持他的意見是正確的,原因是事件由他主持、拍板。例如1957年的反右派運動,事後證明99%搞錯了,絕大多數都不得不平反。但他還是說「反右」的大方向是正確的。至於1989年的那一場政治風波,事後一再改變說法,從「一場反革命動亂」改為「騷亂」再改為「一場政治風波」。明眼人都知道一再降調,是迫於黨內外的不同評價,但是鄧不願改,至今也仍然沒有人敢改。
毛澤東「批鄧」有錯
大家記得,1975年底,毛澤東病重,害怕主持日常工作的鄧小平要對「文化大革命」翻案。在江青、毛遠新等人的挑撥下,發動一場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一股逆流衝擊整個神州大地。但是人民群眾對「文化大革命」的懷疑和牴觸情緒迅速發展,終於在周恩來總理1976年1月8日逝世後,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天安門悼念事件。
天安門事件導致鄧小平再次下台。「四人幫」則大張旗鼓地以「階級鬥爭為綱」,積極擴大「批鄧」,並壓制對周總理的悼念行動。
但廣大群眾對「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幫」的不滿已達沸點,終於在毛澤東逝世之後,「四人幫」迅速被捕。人們對鄧小平被黜的同情造成他的復出的動力,也為鄧小平積累他的威信。加上之後他對中國社會的撥亂反正,進行改革開放,大家都把它算在鄧的功勞簿上,形成他的極高威信和他能有力地推行改革開放的動力。
「批鄧」強化鄧的威信
前後對比,當年的「批鄧」是完全錯誤的。打倒「四人幫」以後,許多老幹部都要求應為鄧小平平反。當時的人們心態是﹕「停止批鄧,人心大順;冤案一理,人心大喜。」
但要恢復鄧小平的地位和工作,也受到當時當權者的阻力,並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要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要始終不渝地遵循」的「兩個凡是」。這樣,鄧小平的復出,被延擱有近一年之久。
直到1977年7月中共中央召開十屆三中全會,才決定恢復鄧小平的包括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位。
正是因為鄧小平的三上三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更增強了他在中國人民中的威信。
今天「評鄧」,並不是專挖鄧小平的缺點。而是遵照「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古訓,分析一位偉人的優缺點。鑑古知今,十分有益。無論如何,鄧小平對現代中國的貢獻,都是功遠大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