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理想世界(圖)
君老師﹕
我們提出建議時,要注意這些建議是否確實可行,切忌天馬行空,不切實際。
例如小通提出向每名市民派10萬元的方法以解決香港的貧窮問題,這的確可以暫時紓緩低收入人士的困境;而小識建議提高最低工資至每小時100元,也的確可以大大增加低收入人士的收入,可是你們認為這些建議在現實社會中可行嗎?
◆小識﹕
哈哈,我也只是說說罷了。如果最低工資真的定為每小時100元,相信香港很多店舖也要倒閉!而小通所說的建議也不可行,政府怎能隨意動用公帑呢?
君老師﹕
回答建議題的關鍵,是要先指出現時面對的問題,然後再針對問題聚焦地提出合理並可行的建議方案。貧窮人士現時面對什麼問題?而貧窮問題出現的原因又是什麼?
◆小通﹕
貧窮人士收入低、開支大,所以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也面對困難,例如居住環境狹窄惡劣、三餐不繼、部分貧窮人士更被歧視。貧窮問題的成因則是香港經濟轉型,令部分中年人未能就業,出現跨代貧窮問題;也有在職貧窮、老人貧窮等問題。
我認為,政府應在扶貧政策上加以改善。
君老師﹕
你所提及貧窮人士面對的問題及現况也合理,可是「政府應在扶貧政策上加以改善」這個解決方法就很空泛、不夠具體。不少同學在作答時也會犯這個毛病,而且,是否只有政府才能解決貧窮問題呢?
◆小識﹕
君老師,你的意思是指應一併考慮不同持份者嗎?在貧窮問題上,除了政府,一些非政府組織、甚至貧窮者本人也不應被忽略的。例如非政府組織可以配合政府的政策幫助貧窮人士,而貧窮人士也應該自行努力尋找脫貧方法。
君老師﹕
對!我們應考慮得更全面。
小通,你再試一試把解決方法說得更具體。
◆小通﹕
政府可以用派錢、減免公屋租金等方法紓解貧窮人士的財政壓力、也可津貼或資助「食物銀行」等非政府組織,讓這些組織能更順利地運作;興建更多公屋讓貧窮人士盡快上樓,不用再住劏房或露宿街頭;舉辦多些再培訓課程,協助中年人重投社會工作;提高最低工資至合理水平,以增加低收入人士的收入,應付基本生活開支。
君老師﹕
嗯,說得不錯!你能具體說出解決方法及解釋這些方法如何協助解決貧窮問題。較佳的答法是同時指出所提出的方法是針對哪方面的問題。例如﹕「針對貧窮人士收入偏低的問題,我建議政府每年重新檢討及調高最低工資,以提升他們的收入;在住屋問題上,由於私人樓宇租金高昂,公屋輪候時間亦長,令不少貧窮人士只能住在劏房,我建議政府加快興建公屋,讓他們能盡快上樓,這不僅能減低他們的住屋開支,亦能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
最後,更理想的答法是把解決方法分為短期及長期,因為短期的方法可快速見效,但未必治本;相反,長期方法雖然要花點時間才見效,但能治本。同學如果可以提出兩類方法,建議則更全面,得分也會更高。
◆小通和小識﹕原來是這樣!我們明白了!
■摘星秘笈
★建議須可行及具體,切忌天馬行空
★提出的建議必須針對問題的現况及起因
★建議宜分短期及長期的措施,治標又治本
文﹕鄧婉君老師
圖﹕謝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