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住屋經歷過寮屋及木屋等時代,港英政府曾大量興建徙置區安置難民及災民,之後逐步出現公共房屋及新市鎮等,港人住屋在一段時間內得到改善。有學者認為香港住屋過去有一個良性循環,但特區政府,特別是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治下的10年,打破了這個良性循環,令住屋問題惡化。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表示,香港1970、80年代新建了不少新市鎮,公屋供應量大增,高峰時期有逾四成人住公屋,加上1978年起有居屋,「公營房屋系統多元驉A條件都有改善」,特別是新建公屋無論在空間、配置及環境等方面都大大改善,但2000年後的香港房屋政策「由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令住屋情G惡化。 不少人批評前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八萬五計劃」,但鍾劍華表示「八萬五」這個數字也有根據,因政府分別在93及97年做了兩次住屋需求評估,發現在97後的10年中,綜合結婚、離婚及移民等因素,香港總共需要79.9萬個新增住宅單位,惟之後遭遇亞洲金融風暴,樓價大跌令需求也一併減少,政府卻沒有因應樓價跌而即時調整政策,反而舉棋不定,樓市才會一瀉千里。他指出,之後政府便步入另一個極端﹕2002年宣布無限期停建居屋,退出房屋市場,公屋供應亦大量減少,加上租住權保障取消,業主趁機大幅度加租,或將單位收回改裝為廉價賓館等,基層市民住屋條件因而進一步惡化,樓價也不斷飛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