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減排抗氣候變化 刻不容緩
能源科技與環境﹕聯合國籲實現零排放×氣候變化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聯合國11月2日發表被視為迄今最重要的全球暖化評估報告,呼籲在本世紀內停用化石燃料,實現零排放,以阻遏氣候變化對人類與自然界造成「嚴重、廣泛及不可逆轉的衝擊」。報告警告,氣候變化令熱浪等極端天氣的風險增加,將導致糧荒及暴力衝擊,不過國際間已找到可承受、防止全球暖化惡化的方法,當務之急是推動改變的意願。
重建森林助吸二氧化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丹麥哥本哈根發表自2007年以來有關氣候變化的最大規模綜合評估。報告警告,按現時趨勢,地球溫度在2100年可能較工業革命前上升至少4℃,人類若要實現聯合國定下令溫度升高不超過2℃的目標,時間所剩無幾。IPCC強調,若要把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目標之內且成本可控,全球碳排放必須在2010至2050年間減少40%至70%,到2100年跌至零甚至更低。令碳排放降至零以下意味要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其中一個做法是種植樹木,重建森林。
遏暖化亦助解貧窮問題
報告顯示,使用化石燃料令碳排放於2000至2010達歷史高峰,助長暖化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這3種主要溫室氣體,現時濃度為至少近80萬年來最高,1880至2012年間,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0.85℃,1901至2010年間海平面升高了19厘米。報告首度明言人類行為造成氣候變化,而對抗氣候變化在經濟上是可以負擔的,報告又認為遏止暖化是對抗全球貧窮問題的出路,除非國際減少排放溫室氣體,否則乾旱、海洋風暴與物種滅絕問題均將惡化,不但危及糧食安全,還間接助長暴力衝突風險。
報告估計,若要避免極端氣候變化,全球在2030年前每年須增加數萬億計美元投資以推動低碳用電及能源效益,碳排放不受控的惡果是將令削減溫室氣體的成本增加約50%。報告強調,各國只要削減極小份額的經濟增長率便可對抗氣候變化,而減排帶來的益處,如減少空氣污染以改善居民健康,則有助於提升經濟表現。專家指出,這份報告是迄今對氣候變化的最重要評估,清楚表明對抗氣候變化已刻不容緩。
——節自〈聯國氣候報告呼籲 世紀末實現零排放〉,《明報》,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