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的倒下,為兩德政治統一揭開序幕,但25年過去,兩德人心又是否真正統一呢?冷戰末年的西柏林市長、兩德統一後再當選柏林市長的迪普根(Eberhard Diepgen,圖)認為,兩德統一並非是可以「完成」(completed)的事,更似是需要時間的自然過程,「視自己在『轉變』中是輸家的人至今依然存在,這需要至少兩個世代才能克服。」 德國現時由來自東德的總理(默克爾,2005年至今)和總統(高克,2012年至今)管治,可是前東德地區的生活水準依然遠遠追不上前西德地區,德國《時報》(Die Zeit)上月底發表調查報道,以地圖的分佈顯示,無論經濟表現(如人均收入)還是生活習慣(例如擁有優閒車的家庭比例),兩德的分野依然明顯。 對1989年秋天的歷史記憶亦然。東德獨裁重審聯邦基金會(下簡稱「基金會」)委託進行的調查顯示,對於當年的事件,前西德地區的受訪者傾向(43%)使用「轉變」(Die Wende)一詞,前東德地區的受訪者卻傾向(41%)使用「和平革命」(Friedliche Revolution)一詞。 調查發現,德國年輕一代比見證冷戰的一代更希望了解共產前東德和兩德分裂的歷史,年屆14歲至29歲的受訪者稱認識更多相關歷史的達58%,比全體受訪者有同樣想法的38%多了一截。基金會管理總監卡明斯基(Anna Kaminsky)說:「研究結果確認以往調查的結論和我們自身的觀察:儘管年輕人未必知道太多有關德國分裂和第二獨裁的歷史,他們有興趣,亦願意學習多一些。」(Euracti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