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之父憂中國失守
華非往來頻 防疫系統弱
【明報專訊】西非伊波拉疫情持續蔓延,至今已累積逾萬宗感染個案,近5000人死亡。有「伊波拉之父」之稱的英國倫敦大學衛生及熱帶醫學院院長皮奧特(Peter Piot)一連兩日到訪香港大學,他昨日接受訪問時評價世衛應對伊波拉疫情反應緩慢,又稱內地醫院防疫工作未達標,估計有朝一日會傳入伊波拉感染個案。
皮奧特指出,西非伊波拉疫情爆發初期,歷經數月才確診首宗個案,世衛當地分區辦公室反應緩慢,以至低估疫情。美國、西班牙相繼有確診病例,至於亞洲區,皮奧特坦言擔心中國的風險,因為現時許多華人在非洲工作,往來頻繁,估計有朝一日內地傳入伊波拉感染個案。
他認為,內地防疫系統仍然「脆弱」,醫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未完全達標,例如洗手等衛生措施未有做好,但經歷SARS、流感大爆發後,已是大有改進,加上「有危便有機」,可憑此機會加強防疫措施。
指SARS後內地已改進
早前謠傳內地當局隱瞞伊波拉確診疫情,皮奧特認為每逢疫症都少不免謠言,他認同內地過去資訊不夠開放,但如今若有伊波拉,相信會提高警覺,「若你10年前問我的話,我便會很擔心情G」。
至於本港方面,皮奧特覺得香港與許多大城市一樣,國際交通往來頻繁,要杜絕風險或許只有等西非疫情受控,現階段則需要加強出入境通報及追蹤患者,「寧願被人說是過度反應,總好過什麼也沒做」。至於疫情何時完結,他坦言難以預計,「一人感染已足夠再引發疫情」,只期望藥廠研發新藥後,可緩和疫情。
伊波拉病毒死亡率高,但不能經空氣傳播,只能透過緊密接觸傳染,被問到有沒有變種風險,皮奧特教授稱,伊波拉病毒與SARS、愛滋病毒一樣,有其獨特繁殖模式。伊波拉病毒較難依附呼吸道細胞生長,變種風險仍低。他又解釋,伊波拉病毒主要宿主是蝙蝠或野生動物,非洲仍是高危地區,除非蝙蝠移居,否則不會成為其他地區的風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