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華﹕皮影戲 幕後巧手「演」故事

[2014.09.17] 發表
一般的皮影戲會有4名藝人參與,各自操控着不同的皮影偶,而且前臂要保持水平狀態,運用手指靈活做出皮影偶的不同動作,甚考功夫。皮影戲的「舞台」主要是以白布作布幕,靠着燈光將皮影偶的影像投射於布幕上。(圖:Virginea)
《水滸傳》中的「武松打虎」是皮影戲常見劇目,圖中顯示皮影老虎的不同姿態,包括靜止(左起)、跑動、撲向武松、被武松打敗。(圖:Virginea)
張俊輝與黎悅葵(左一及二)常常到學校表演皮影戲,將此「絕活」介紹給年輕一代。(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皮影偶主要以牛皮、羊皮或驢皮製成,圖中的是牛皮,張俊輝會在皮上做一些皮影偶雕刻的基本練習。(圖:Virginea)

【明報專訊】皮影戲是中國傳統藝術,表演時藝人在白色布幕後,一邊操控皮影偶,一邊唱述故事,傳統演出更會配以中樂,皮影偶在藝人的手中舞動起來,生動活潑。飛鵬木偶團團長張俊輝與團員黎悅葵致力向新一代推廣皮影戲,傳承這門傳統藝術。

非物質文化遺產

皮影戲即以動物皮製成的人偶或動物偶,以燈光投映於布幕上表演故事的戲劇,藝人會操控連着皮影偶的木杆做出各式動作。皮影戲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皮影戲的歷史十分悠久,更有傳說指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它在古時是民間農民的娛樂,亦有說是宮廷流傳到民間的玩意。飛鵬木偶團團長張俊輝1997年開始學習提線木偶,翌年學掌中木偶,99年則學皮影戲,希望成為全面的木偶藝人,「皮影就是平面版的木偶,動作較局限,感覺較靜態,因此更要花心思設計不同動作」。

文:Virginea

圖:Virginea、受訪者提供

更多教育
文言初體驗﹕出賣朋友?
【明報專訊】情景題 你有一個有權有勢的朋友,彼此稱兄道弟。但有人想拉攏你,要你出賣這朋友,更以在網上散播你壞話為籌碼要脅你,要你利用「... 詳情
做一做﹕酈寄的選擇
【明報專訊】〔1〕 酈寄面對老父被擄劫的威脅,他如何選擇? (A) 出賣朋友 (B) 堅決不從 (C) 殺了擄劫者 ... 詳情
【明報專訊】漢惠帝和高后(即呂后呂雉)當政時期的重要大臣酈商,得了重病,不能再處理政事。酈商的兒子酈寄,與呂后的侄兒呂祿是好友,但呂后死後,... 詳情
活學語文﹕冰桶挑戰
【明報專訊】學年伊始,在此祝願各位讀者事事順利!新學年,新嘗試,筆者打算從日常生活中發掘有關學習中國語文的契機,稍作點撥,冀讓生活教曉我們語... 詳情
【明報專訊】愛一個人,一切與他有關的事,好像變得特別有意義。 例如日子。 他哪天生日、上台拿獎、比賽輸掉,甚至哪天第一次對你說話...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