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華﹕皮影戲 幕後巧手「演」故事
[2014.09.17] 發表
【明報專訊】皮影戲是中國傳統藝術,表演時藝人在白色布幕後,一邊操控皮影偶,一邊唱述故事,傳統演出更會配以中樂,皮影偶在藝人的手中舞動起來,生動活潑。飛鵬木偶團團長張俊輝與團員黎悅葵致力向新一代推廣皮影戲,傳承這門傳統藝術。
非物質文化遺產
皮影戲即以動物皮製成的人偶或動物偶,以燈光投映於布幕上表演故事的戲劇,藝人會操控連着皮影偶的木杆做出各式動作。皮影戲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皮影戲的歷史十分悠久,更有傳說指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它在古時是民間農民的娛樂,亦有說是宮廷流傳到民間的玩意。飛鵬木偶團團長張俊輝1997年開始學習提線木偶,翌年學掌中木偶,99年則學皮影戲,希望成為全面的木偶藝人,「皮影就是平面版的木偶,動作較局限,感覺較靜態,因此更要花心思設計不同動作」。
文:Virginea
圖:Virginea、受訪者提供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愛一個人,一切與他有關的事,好像變得特別有意義。
例如日子。
他哪天生日、上台拿獎、比賽輸掉,甚至哪天第一次對你說話...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