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羅氏的呼吸道藥物業務表現較差,故看中InterMune的pirfenidone藥物,因該藥物能治療致命的特性肺纖維化疾病,已在部分市場,如歐洲獲准出售。(資料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百事藉分拆可上見144美元
美債息上星期 最大1周升幅
TransCanada增派息股價可見94元
ANF次季盈利料倒退27%
醫用大麻生產商 OrganiGram上市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經濟
 羅氏83億購InterMune 溢價38%
5年來最大額收購 望改善呼吸道藥物業務

【明報專訊】瑞士羅氏藥廠(代號RHHBY)宣布,斥資83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生物科技集團InterMune(代號ITMN),藉此擴大呼吸道疾病藥物的生產線;這是羅氏經連串小規模收購行動後,自2009年以來的最大額收購。

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羅氏表示,每股InterMune可獲得74美元現金,若以InterMune上周五收市價53.8美元計算,有溢價38%,但比本月12日市場傳言開始前的股價高63%。

羅氏的呼吸道藥物業務表現較差,是次收購InterMune,主要是看中其藥物pirfenidone;該藥物能治療致命的特性肺纖維化疾病,雖未被美國政府批准出售,但部分市場,例如歐洲則已獲准出售。InterMune仍等待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出售pirfenidone,現預期審批程序將於11月23日有決定。

羅氏對pirfenidone寄以厚望,除該藥物外,InterMune並沒有其他藥物處於臨牀測試階段,但有個別與其他纖維疾病有關的藥物正在進行臨牀前研究。

據富國銀行預測,pirfenidone可於2019年在全球銷售,年度收入或逾10億美元。

2016年度才有盈利貢獻

兩集團董事局已同意是項交易,預料今年內可完成;羅氏表示,是項收購對明年度每股盈利未能作出貢獻,但2016年度將可提高集團盈利。

羅氏於最近數月共進行多項小額收購,每項行動涉資少於10億美元;該集團曾建議斥資70億美元收購Illumina(伐號ILMN),但最終宣布放棄,若是次成功購入InterMune,將成為2009年以來的最大額收購行動;羅氏於2009年以468億美元增持Genetech尚未擁有的股權。

羅氏是次收購InterMune,是全球藥廠併購潮的最新延續;因各國政府,尤其美國政府,正極力降低藥物售價,給藥廠的壓力愈來愈大,且數家全球最大藥廠的旗艦藥物專利權亦將陸續屆滿,須吸納具增長潛力的新藥物。

 
 
今日相關新聞
羅氏83億購InterMune 溢價38%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