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自由行減少,受影響的不止是表舖、藥房、化妝品店,還有售賣禁書給沒言論自由的內地人的書店,「人民公社」書店社長鄧子強稱生意額按年跌幅高達30%,與2012年最高峰比較,累計已跌一半。他又說,內地人對有關貪腐權鬥的禁書,興趣大過六四,近期最受歡迎禁書的題材,已由被指貪腐的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轉移到六四時有份決策鎮壓的前總理李鵬。
高華《紅太陽》歷久不衰
在銅鑼灣時代廣場對面的人民公社書店內,顧客幾乎清一色是內地人,他們對記者的提問不太願意講,有一名中年的內地人說自己一年來幾趟,不會買走,只會即場看,對什麼書都有興趣。
談及近期最熱賣的5本禁書,鄧子強看了看資料說是《中國教父習近平》、《周永康家族》、《李鵬家族》、《中國權貴海外藏富》及《習近平敢不敢捉軍委大老虎》,還有《北京319政變始末》,賣了半年以上仍然受歡迎,至於歷久不衰仍然好賣的禁書,則是高華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
鄧子強說,內地自由行來港買禁書,多愛看秘聞、貪腐等題材,可能因為這些客人有些是從商或當官的,擔心有什麼政治情况會影響到自己的行業或領導,「在薄熙來案之前,已有很多有關十八大換屆的書,然後輪到薄熙來、周永康,最近則去到李鵬 」。
六四書佔銷量5%
有關六四的禁書銷量反而不算好,「六四書銷量不多於全部書的5%,20周年銷量會好點,但近年已下跌」。他指通常會來買六四書的有兩種人,一是約40歲,當年經歷過六四事件的內地人,「他們想找回那時候的真相」;另一種是內地大學生,「有些內地中學教師敢於課堂上講六四,提他們將來可以來香港找書看,所以他們暑假時會過來買」。
幫單位買一次掃幾箱
買書者除了平民外,也有內地官員,「有些熟客是北京政府單位,他個人對這些書有興趣,即使被海關搜到,他都可以拿個證件出來,不會被收書」,「好多年前見過一個伯伯,一次過買了幾箱書,用車搬走。他什麼書種都買,除了鹹書。我問他怎樣帶回內地,他說是幫單位買。」
2012生意頂峰 今年累跌一半
不過,隨着內地來港自由行減少,做禁書生意也大受影響,鄧子強說﹕「2012年是生意最頂峰,之後因為內地打貪,經濟泡沫又逐步爆破,人流明顯少了很多。」
在鄧子強眼中,這些禁書內容有一定可信度,「早在薄熙來落台前,已經有書出版指他很過分,薄熙來出事後,很快已有書在寫周永康會出事,結果事後都證明大方向可信」。
明報記者 周展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