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日有內地小童在街頭便溺引起中港罵戰,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討論自由行政策成效,有廣西旅客途經出席並發言,指感到在港說普通話遭港人歧視,強調內地旅客隨處大小便只是個別例子,不少內地旅客平日會排隊,在餐廳吃飯亦會放好餐盤。節目中多名嘉賓指自由行帶動經濟,但台下發言的政黨及評論員質疑當局沒有考慮社會成本。
旅遊事務署助理專員陳慧欣在節目表示,2003年時SARS影響本港經濟,同年7月實施自由行帶動本港零售、酒店及旅遊業發展,旅遊業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已由當年的2.4%,增加逾倍至去年的4.7%。她亦稱,至2014年4月已拒絕約1.5萬名疑似水貨客入境。
田北俊﹕普通話就嚟全世界最威
自稱任職醫生及第二次來港的廣西旅客楊小姐,昨參觀中央圖書館後途經維園,並在節目中發言。楊以廣東話說,近日港人指內地人素質低及隨地大小便,只是「個別的人」,大部分內地客均不會亂丟垃圾。她說今次來港有感說普通話「香港人好歧視我哋」,但屬美籍華人的同行友人說英文則獲尊重。她強調並非每個內地旅客都是「土豪」。她在節目後補充,今次僅買了一盒朱古力及兩盒七星茶,大部分時間暢遊大澳等地,數天行程連酒店住宿僅花3000多元。
旅發局前主席田北俊在節目中回應,不少外地商店的店員會說普通話,「普通話就嚟全世界最威」。他認同內地遊客將本港部分物品「買貴了」,並指限制一簽多行的旅客一日只可來一次,可杜絕水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