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兩岸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中,包括雙方互相開放數十個項目,反服貿陣營擔心,一些資本額較少的行業如美容美髮業最受影響,當地髮型師飯碗不保。有在台灣開髮型屋10多年的香港髮型師認為,雖然台灣的美髮行業本身已有很大競爭,甚至已鬥低價至100元新台幣(約26港元)剪髮,但不相信陸資髮型屋來台就一定會搶走生意,又認為台灣人不必逢中必反。
台灣有傳媒曾報道,本地美髮業有近30萬從業員,部分擔心行業向大陸開放後被搶飯碗。港人Michael及Bron早於1990年代已到台灣當髮型師,後來與另外兩名香港及一名台灣髮型師自立門戶開店,走高檔路線,一做至今17年,近年再開中檔及低檔路線髮型屋。
美髮業競爭大要「鬥平」
二人對兩岸簽署服貿協議沒有太大意見,Bron說,「太複雜,好宏觀,唔識講」,但認為外界反對服貿是源於保護主義。Michael說,台北不同檔次的美髮業競爭很大,近年亦以「鬥平」招徠,「捷運站100元(新台幣,約26港元)剪頭髮,學徒一日要剪30個頭」。但他認為毋須擔心,認為可以良性競爭,增加行業的創意,汰弱留強。Bron覺得今次反服貿運動太政治化,學生一知半解就反對,而國民黨與民進黨又惡鬥,「台灣咁多內部矛盾,係無辦法向前行」。對於反服貿陣營常說不想台灣成為另一個香港,他反稱「香港唔係好差啫,香港無大陸得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