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前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近日證實,由於內地過去長期缺乏民眾捐贈器官,因而曾經有系統地擷取死囚器官作移植用途。他承認截至目前,內地仍有死囚在自己及家屬不知道的情况下「捐獻」器官。但黃潔夫同時強調,內地當局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正致力推廣公民捐獻器官運動。
長期缺乏民眾捐獻
內地擷取死囚器官作移植的問題,多年來備受西方傳媒及人權組織所指摘和詬病。對此,本身是全國政協常委的黃潔夫表示,死囚器官的捐獻都是醫生跟「局部的人」,包括法院和武警互相溝通的,「沒有辦法說清道明」。所以2013年8月起,當局發出確保人體捐獻器官的獲取和分配的管理規定,嚴格規定捐獻及獲取器官都要根據電腦分配,這樣實際上是堵掉死囚器官的「捐獻」,禁止醫院私自取得器官。
黃潔夫同時強調,不反對死囚器官捐贈,因為死囚也是公民,有捐獻的權利,但是關鍵是要有個程序,而程序是本人必須知情、同意,其家人也同意,同時法院系統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律程序。這樣死囚仍可捐獻,跟公民一樣就叫公民捐獻,內地媒體就不會出現「中國再也沒有死囚捐獻」這類說法。
黃潔夫續說:「我們為什麼承認(取用中國死囚器官)?因為我們是系統地用死囚捐獻,(因為)沒有公民捐獻出來,所以我們就是說,你怎麼藏也藏不住。所以我們不要把死囚捐獻突顯出來,我們和諧社會嘛,社會的公平正義、陽光,需要我們大家來做的。」他呼籲內地民眾改變觀念,支持器官捐贈運動。
不反對死囚自願捐獻
黃潔夫自3月1日起,出任新成立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會負責統一協調和指導人體器官捐獻體系、人體器官獲取和分配體系、人體器官移植臨牀服務體系、人體器官移植術後登記體系、人體器官移植監管體系;組織開展法規、政策、技術等培訓;評估審核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臨牀技術能力及管理水平,並將評估結果上報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依法管理。
——綜合《明報》及新華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