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克強指出,過去一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
李克強上午首次代表國務院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李克強指出,圓滿實現全面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居民收入和經濟效益持續提高、結構調整取得積極成效以及社會事業蓬勃發展。
李克強指出,「我們把改革開放作為發展的根本之策,從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轉變職能、減政放權作為本屆政府開門第一件大事」,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擴大「營改稅」試點,減輕企業負擔1500多億元人民幣;為市場鬆了綁,為企業添了力,全國新註冊企業增長27.6%,民間投資比重上升到63%;在推動開放向深度拓展方面,設立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
他表示,過去一年本屆政府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針對國際上中國經濟可能「硬着陸」的聲音,不採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而是增加有效供給,釋放潛在需求,保障經濟運行不滑出合理區間。
他稱,本屆政府注重調整經濟結構,針對阻礙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注重精準發力,運用市場手段和差別化政策,在創新驅動中促轉型,推動提質增效升級,為長遠發展鋪路搭橋。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方面,他表示,在財政收支矛盾較大的情況下,本屆政府守住民生底線,實現應屆高校畢業生絕大部分就業、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比上年增長8.5%和基本醫保總體全覆蓋。
談到改進社會治理方式、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李克強稱,面對各種突發事件,本屆政府即進行有效處置,又探索建立新機制,重特大事故下降16.9%,提出廢止勞動教養制度議案,中央國家機關「三公」經費減少35%,31個省份本級公務接待費減少26%。
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待增強
他列舉,經濟穩中向好基礎還不牢固,增長的內生動力尚待增強。財政、金融等領域仍存在一些風險隱患,部分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宏觀調控難度增大。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難度加大。一些地區污染嚴重,節能減排任務艱巨。
他還稱,住房、食品藥品安全、醫療、養老、教育、收入分配、徵地拆遷、社會治安等方面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依然較多,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腐敗問題易發多發,公職人員中不廉不勤現象仍然存在。李克強指出,對存在的問題,政府要先從自身找原因、想辦法。「民之所望是我們施政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