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語譯填充
(a) 喜歡 (b) 曾 (c) 哪 (d) 門 (e) 天光 (f) 消減
實戰篇
1. B(唐生最後沒有戲弄塾師;塾師曾因受驚而委頓不起,但這不是他最終離去的原因)
2. 1) 無從判斷(唐生確實因塾師的無鬼論而捉弄塾師,他自己是否相信有鬼則無從得知)
2) 無從判斷(塾師最後受到鬼怪的騷擾,至於哪一種鬼怪則無從判斷,所謂「狐乘其餒而中之」只是作者的猜測,不能依此就斷定塾師遇到的是狐狸精。
3. 塾師本來理直氣壯,不信有鬼,但遇到假鬼時,卻嚇得醜態百出,信念也動搖崩潰,氣燄消失殆盡,真鬼就乘勢而入。作者以「妖由人興」來總結故事,藉以指出,內心無愧無畏,就不會也不怕有妖孽;內心有愧有畏,妖孽就會因此而產生。妖孽是真是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自己的行為和信念。(同意與否,言之成理即可)
■閱讀白話
(內﹕內容大意;結﹕結構作用)
1. 第二部分:第3至4段
內:寫戶外的寒冷,而室內則因紅燭的燃燒,帶給作者溫暖,讓作者想到和平,並對人與人的鬥爭感到悲傷。
結:文章主體部分,寫作者對當時中國政局、戰事之悲。
第三部分:第5至7段
內:寫紅燭的熄滅使「和平夢」消失;作者和朋友只能無奈的在「無情的寒風」「黑暗」中坐荂C
結:文章主體部分,寫僅有的和平希望也好像失去了,顯出作者的無奈與失望。
第四部分:第8至9段
內:寫作者與朋友一直「堅強地坐荂A耐心地等待」,相信「風」可以「吹散那一天烏雲」,「不再惋惜那一對熄了的紅燭」,「懷了滿胸熱望,等待荓N出的太陽」。
結:總結與昇華部分,寫作者對抗戰勝利與和平的信心。
2. 一、象徵物:陰暗的網
象徵本體:抗戰的後方
說明:戰士使作者能在「角落上陰暗的網」(抗戰的後方)得到溫暖與光明。
二、象徵物:大野 象徵本體:抗戰前線/淪陷區
說明:抗戰的前線/淪陷區受到「無情的凍雨」、「地上滾茠滬楚v、「黑夜的重壓」,受到戰爭和敵人的折磨。
三、象徵物:太陽
象徵本體:抗戰勝利/和平
說明:作者期待抗戰勝利/和平即將到來(將出)。
3. 裝點:婉轉地點出作者的感受和想法:紅燭雖然可給作者光明與溫暖,但始終「杯水車薪」,改變不了整體的情G。
淒清的:寫出作者當時的感受:淒涼而寂寞。
除夕:既點出寫作時刻,也可以用這個本是團圓、歡樂的日子加強「淒清的」感受。
4. 不妥當的地方:紅燭「獨自忍茖熒弮鶞滬W痛,使自身遇到滅亡的劫數,卻把光亮照茪H間」,情操那麼高尚,作者竟說:「不再惋惜」,似乎過於寡情,也與歌頌「紅燭」的言語不大配合。
改寫:於是不單是惋惜那一對熄滅了的紅燭,更是懷了滿胸熱望,等待荓N出的太陽。
好處:改寫後既保存對紅燭所作的尊重、珍惜,也保留了原文「期待太陽」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