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美國近年鼓吹「新工業革命」,致力開拓「美國製造」時代。然而,重振製造業須倚賴大量公共補貼,為了與中國和其他低工資國家競爭,新職位在醫療保建、退休金和福利方面均遠遜以往,要吸納人才並不容易。 汽車業藍領的薪酬自2009年6月以來大跌10%,同期整體製造業員工薪酬則跌2.4%,反觀私人企業薪酬跌幅只有0.5%,工資低成為工人回流製造業的一大障礙。 福士汽車2011年在田納西州設廠時,被指可為國內帶來近2,000個職位,但是當時生產線員工起薪僅每小時14.5美元,只及傳統汽車業工會工人一半,結果要州政府耗資約5.77億美元補貼員工。 據統計,全美製造業2000年至2009年間共流失近600萬職位,自2010年1月以來的新增職位僅56.8萬份,遠未能彌補流失的勞動力,亦追不上非製造業新增職位增長。 除傳統製造業難以振興,高科技製造業注重效率,往往靠機器取代人手,更難創造就業機會。總統奧巴馬近年建議加強工人培訓和增加研發開支,並建設45間「製造業創意中心」,讓製造商、大學和政府合作制定先進製造業發展方針,為製造業另覓出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