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中、俄、沙特、越南、古巴等國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引起爭議。中國的法制、人權等問題向來備受國際社會詬病,2012年民運分子李旺陽之死便令不少港人憤怒。圖為李旺陽妹妹李旺玲在李旺陽遺照前痛哭。
放大
 

其他新聞
世界公民﹕藥物有價 生命無價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中外觀點﹕中俄入聯國人權會惹爭議

【明報專訊】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1月12日舉行新成員選舉,中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越南、古巴等國當選,惟人權組織炮轟中俄等國家系統性踐踏人權,又經常在聯合國大會投票中阻撓保護人權的動議,選舉結果勢損害理事會的公信力,妨礙推動人權的工作。中外報章就此有何評論?你較同意哪種說法?

■中港媒體

《明報》

郭濟士11月15日在《明報》以〈人權理事會 六國大封相〉為題發表評論,指出中、俄、沙特、越南、古巴這5個人權問題多多的國家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遭西方人權組織抨擊,當中紐約人權觀察點名稱中俄越南沙特都曾拒絕讓聯合國人權監察員(由人權理事會任命)到該國調查侵犯人權的問題,質疑他們沒資格成為理事會成員。

郭濟士認為儘管中俄高票當選,但理事會的選舉方法是每區獲分配一定議席,由區內國家爭逐,在今次改選中,只有非洲和拉丁美洲需要競爭,其餘都是事前協調好的等額選舉,令人懷疑背後有枱底交易。他亦提出,有人認為人權觀察在人權理事會的問題上有虛偽之嫌,一邊猛轟中俄等國嚴重侵犯人權,沒資格當理事會成員,但對於大力打壓美兵曼寧(近半年還有斯諾登)這些揭弊異見者,以及容許關塔那摩監獄持續侵犯人權的美國,卻未採取相同態度。

最後,郭濟士表示過去美國與以色列常指控人權理事會有「反以色列偏見」,多次通過動議譴責以國鎮壓巴人,以色列2012年初索性杯葛理事會,但各國現在顯然認為不能隨便放棄這個政治陣地。以色列放棄杯葛,還有中俄沙特等力爭局內一席,都是同一邏輯。郭濟士引用阿拉伯電視台分析,目前安理會五常中英美法俄都成了人權理事會成員,意味列強都將之視作重要角力平台。

《環球時報》

內地《環球時報》11月14日以〈聯合國176張支持票挺中國人權〉為題發表評論,表示中國再次高票當選,反映聯合國多數成員對中國人權建設的正面評價,縱使人權問題是西方與中國的政治摩擦點之一,但客觀來說西方對華施加人權壓力的效果並非都是負面,反而觸動中國社會的思考,促使中國加快人權建設。

評論認為中國近年根據國情形成了發展人權的戰略,並取得有目共睹的實效,包括民生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13億人的生存權利,參政議政權利的發展別開生面,這些都符合聯合國人權公約,但其人權成就卻遭西方輿論無視,讓人懷疑他們有心在政治上刁難中國。評論又認為西方話語權太大,形成「中國人權愈來愈糟」的假象,但這次選舉可當作全人類對中國人權建設狀况的一次信任投票。

最後,評論認為別人如何評價是一回事,中國人的自我感受更重要,中國人權發展已形成強大慣性,沒有力量可以阻擋,未來不僅讓中國每一個人權利增多,更要讓不同人之間的權利更公平,而中國人自己的主心骨必須堅定。

■外國媒體

《國際財經時報》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11月14日一篇題為U.N.'s Human Rights Council Shames Itself Further, If That's Possible的評論,認為中、俄、沙特、越南、古巴這5個國家當選損害聯合國的名聲,亦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人權議題上成為笑柄,評論相信未來理事會仍會無視成員國違反人權原則,同時繼續將矛頭直指以色列,譴責其人權問題。

評論引述2013年人權報告指出,中、俄、沙特和古巴等國都有違反人權的情况,如中國遏制政治異見者、俄國歧視同性戀、沙特的種族和宗教歧視、古巴禁止工人組織獨立工會等。評論最後總結,一個國際性的人權理事會竟然歡迎違反人權的國家作為成員,實在不符邏輯,令其蒙上陰影。

The Huffington Post

美國媒體The Huffington Post 11月12日一篇題為China's Opportunity to Live Up to Its 'Human Rights Dream' 的評論認為,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新成員的國家中,有部分政府絕對沒有推動和保護人權,中國是其中一個。聯合國10月檢視中國人權情况,發現內蒙古、西藏等的人權情况值得關注,反映中國是否合資格成為理事會一員成疑。

作者引述10月人權理事會會議中國代表團團長吳海龍說「中國夢也是人權夢」,認為現時中國有一個契機去實踐這個夢。作者希望國家主席習近平認真檢視對西藏的政策,放寬其表達意見和信仰限制,與聯合國原則接軌。

作者最後指出,是次人權理事會的選舉結果恰好能測試各國對西藏和對公義的承諾,讓國際社會團結勸喻中國改變管治西藏的政策,期望習近平領導中國將「中國夢」變為「人權夢」。

 
 
今日相關新聞
中外觀點﹕中俄入聯國人權會惹爭議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𧑐�𤩎撅閙�� 2017��鞎∠鸌���1&2 �亙熒���暑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