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言判斷句一般不用判斷詞,但譯成白話時通常要加上判斷詞「是」,例如〈滿媼〉「滿媼,余弟乳母也」,應譯為「滿婆婆是我弟弟的奶媽」。
「是」字用作判斷詞,大概要東漢以後才普遍起來。如「度是強暴」句中的「是」就是判斷詞。文言判斷詞還有「為」字,如「知為縊鬼」,判斷詞「為」相當於「是」。
要注意的是,判斷詞後面的謂語往往是名詞或名詞性結構。像「度是強暴」這一句,有人把「是」後面的「強暴」當作動詞「非禮」,譯成「猜想(那人)要非禮自己」,這是不對的。句中的「強暴」應當是名詞,指壞人暴徒,所以這一句應當譯成「估計(那人)是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