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後偷渡大減 趨勢緩解加國移民壓力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場後﹐無論在政治宣傳、政策調整和邊境安全加碼的推動下,今年邊境活動和非法入境人數顯著下降。這趨勢也緩解流向加國的移民壓力。
經歷多年「歡迎移民」政策並導致大量庇護申請積壓後,加國嘗試收緊移民。雖然一些政策和執行層面的調整帶來改進,但專家認為,加國必須改善篩查機制,恢復移民體系的公信力,同時建立更廣泛的政治共識。
2024年全年﹐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和移民、難民及公民部共處理了171,840份庇護申請,僅上半年就達91,540份。但2025年上半年﹐這數字降至57,440份,同比減少近四成。
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兼Royal Military College政治學教授桑德伯格(Kelly Sundberg)指出,加拿大邊境服務局主要負責入境口岸,對長達8,800公里的世界最長非防御性邊境,依賴人手不足的騎警(RCMP)巡邏,「最多也就幾百到一千人」。
相比美國嚴格的護照、指紋和生物信息核查,加拿大的審查明顯寬鬆,甚至出現過極端案例:與「伊斯蘭國」有關聯的埃爾迪迪(Ahmed Eldidi)通過審查,不僅獲得庇護,還拿到永久居留和公民身分。
桑德伯格認為,加拿大應直接購買美國的技術設備,無論是指紋識別儀、掃描器還是無人機。
與此同時,加拿大移民與難民委員會(IRB)的庇護申請積壓案件已接近30萬宗。人手不足導致大量申請人需等待4至5年,這不僅削弱體系公信力,也使許多申請人即使初審失敗,仍能以「人道理由」獲得留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