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避險失靈
美匯指數全周跌2.8%
美元曾是市場出現動盪時,資金轉往避險的工具,但上周美債孳息率升,美股美債齊挫之下,美元也未能吸引資金流入,美匯指數上周五曾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跌穿100,收市跌0.78%報100.102,全周跌2.84%,為一個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過去數十年美國經濟相對穩定,使美元發揮全球儲備貨幣角色,讓美國可以低成本借貸,不過《金融時報》引述市場人士警告,若市場動盪時美元未發揮避險作用,全球經濟將現結構轉變。
外資失信心 美元特殊地位或終結
同被視為避險貨幣瑞郎上周升5.34%,美元兌瑞郎周五收報0.8171,創2011年8月以來新高;日圓全周升2.3%,美元兌日圓周五收報143.72,創近4個月高。歐元上周升3.56%,兌美元收報1.1356,創逾兩年高。
特朗普月初公布開徵「對等關稅」,部分地區稅率達四成以上,遠超市場預期,引發股市和債市混亂。摩通資產管理首席投資總監Bob Michele稱,受特朗普激進貿易政策拖累,近日美股債匯齊跌,顯示外資對美國資產失去信心,現時有不少理由可以認為美元特殊地位或會終結。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Brad Setser稱,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提高,或令美元在經濟中的運用出現變化。
此外,白宮經濟顧問米倫在特朗普上任前曾提出「海湖莊園協議」,指美元儲備貨幣地位令匯率被高估,削弱美國製造業競爭力,投資者因而擔心特朗普將採取行動壓低美元匯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