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互徵高關稅打得火熱 消費者在加網購躺着中槍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徵145%關稅,中國上周五則回應對美國商品加徵125%關稅。有本地學者表示,加拿大處於兩方交火之中,難免受波及,這是因為許多加拿大電商比如亞馬遜加拿大(Amazon.ca)的定單,都是從美國發貨或透過美國配送中心發送。
電子產品銷售商提價1/5
滿地可HEC商學院企業創新研究副教授庫萊特(Jean-Francois Ouellet)說:「如果那些商品是中國製造,而美國對其徵收新的關稅,那麼增加的成本可能會轉嫁給加拿大消費者,尤其是如果產品在抵達加拿大之前曾經進入美國。」
中國最大的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上周表示,由於關稅,許多在亞馬遜上銷售產品的中國公司正準備提高出口到美國產品的價格或退出美國市場。比如亞馬遜平台上最大的電子產品銷售商之一、中國公司Anker,已經將其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提價1/5。
多倫多都市大學經濟學副教授尼古拉斯李(Nicholas Li)表示,理論上在加拿大亞馬遜網站訂購的中國商品不會漲價,因為這些商品大多數存放在加拿大或者從中國直接運輸,而且價格已經包含關稅,但是如果是透過美國倉庫或分銷網絡運輸的貨物「就可能會受到連鎖反應的影響」。
大部分經美物流中心才到手
加拿大其他流行的網上購物平台比如Temu、 Shein和加拿大沃爾瑪也可能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根據電子商務數據收集公司Marketplace Pulse統計,去年中國賣家佔加拿大沃爾瑪網站所有活躍賣家的28%。
庫萊特則表示,愈來愈多的電子商務定單,尤其在Temu和Shein平台,都是直接從中國發貨給客戶的,雖然這些貨物通常可以避開美國關稅,但如果加拿大仿效美國,增加檢查、關稅或郵政手續費,可能很快就會影響到價格或交貨時間。
庫萊特還表示,另一種情況是,許多加拿大公司如Aritzia、Lululemon和Canadian Tire在中國生產產品然後主要銷往美國,這難以避免被加徵關稅。電子產品如手機配件和小家電,服裝、鞋帽和家居用品可能受到的打擊最嚴重。「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這些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其中許多產品要經過美國物流中心才能到達加拿大消費者手中。」
倘從中國發貨有望降價
李教授表示,為了應對這些關稅,商家已提前訂購進口,並囤積了大量庫存,現時正採取觀望態度,因此商品價格變動可能被推遲。「對於加拿大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對加拿大的影響是間接的。但我所說的延遲是指幾個月,而不是幾年。」
兩名學者還提到,加拿大部分商品價格也有可能下降,這取決於事態發展。如果關稅使中國生產商難以向美國市場銷售產品,他們會轉向其他市場,從而降低在加拿大等其他市場的價格。
庫萊特補充說:「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透過美國銷售的產品價格上漲,同時也會看到其他產品出現意想不到的便宜,尤其是那些直接從中國發貨給加拿大買家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