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創新科技減碳 如碳捕獲及氫能

[2025.04.06] 發表

【明報專訊】思匯政策研究所表示,雖然本港碳排放預計在2035年前大幅下降,但之後的減排路向仍未明朗,認為香港必須規劃2035年以後的氣候行動和相關創新科技,例如推廣碳捕獲、氫能和更進取有力的政策。

環境及生態局表示,從2035至2050年的減排措施,國際間將致力發展有助達至碳中和的不同技術,如碳捕集及儲存技術、冷凍系統的製冷劑防漏及其回收再用技術、使用低碳建築材料的技術,以及不同碳匯方法等。至於最終哪些減排方式會發展成較成熟可靠、合乎成本效益和適宜於香港大規模應用,多方面仍屬未知之數。

環局:能源轉型關鍵一環

燃煤發電將變後備

環境局表示,要達至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能源轉型是關鍵一環。就此,本港會於2035年或之前停用燃煤作日常發電,只保留作後備發電用途,同時推動發展可再生能源。

另外,政府亦會繼續研究加強區域合作,在周邊地區探索更多零碳能源供應,逐步減少依賴化石燃料發電,例如通過完成清潔能源輸電系統的強化工程,以及在將軍澳第132區預留土地興建策略電力設施,加強內地電力輸港能力,目標於2035年前提高零碳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所佔比例至約60%至70%。

(城市保育)

更多港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