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績佳 留意資金會否再追捧AI概念

[2025.03.19] 發表

中概股備受追捧,為港股注入動力,但未能激起資金入市意欲。目前港股呈更多元化均衡格局,一方面是由AI概念股及科技股領軍的故事,另一方面是傳統行業的估值修復。小米(1810)強勁業績能否重燃資金追捧AI概念熱情值得留意。

美股的中概股表現亮眼,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周一升逾4%,升破去年10月高位,創下超過3年新高。港股昨天跟隨做好,恒指高開533點稍作回調,至24,475點找到支持回升,最終以近全日高位收市,收報24,740點,升595點或2.46%。

然而,大市成交額為2859億元,較20天平均水平低一成。無論是2月升破去年10月高位創52周新高,以及3月6日及7日再創新高,當日大市成交均超過370億元,相比之下,昨天資金入市猶豫。

AI概念股昨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明報》港股數據庫追蹤的30個行業中,具AI概念行業如汽車及相關、軟件服務分別升4.4%、3.6%;科技器材、醫療保健也漲3.1%、2.7%,位居漲幅前列。傳統行業表現也不俗,如金屬與礦石、新能源產業、航運物流等亦升超過2%。

然而,AI概念巨頭如阿里巴巴(9988)、騰訊(0700)、小米及比亞迪(1211)昨表現強勁,逼近近期高位,但未能突破,僅有少數如百度(9888)、藥明生物(2269)及瑞聲(2018)升破近期高位,而科技龍頭股仍有待進一步催化劑來推動突破。

港交所向高位推進 反映資金續追落後

昨天跟隨恒指突破近期高位,更多是傳統行業如內銀、內險、電訊、消費、原材料、運輸等。除了內銀、中資電訊股之外,內險、消費、原材料、運輸股普遍未能突破去年9月、10月高位,仍在追落後階段。儘管港股成交自高峰回落,港交所(0388)作為市場情緒的風向標,昨天升近2%,逐步向去年10月高位推進,顯示資金對追落後仍持續。

AI概念股的炒作熱情尚未恢復至此前FOMO(害怕錯過)的熾熱狀態,小米能否重燃炒作值得關注。小米剛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業績,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淨利潤達83億元人民幣,遠超市場預期的上限。小米旗下的手機業務料將繼續受惠於高端化及平均銷售單價(ASP)的提升,並與物聯網(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得益內地加碼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而旗下的互聯網服務隨着集團業務規模擴張獲益。

此外,小米今年電動車交付目標由30萬台提升至35萬台,按此前市場估計,業務有望達到收支平衡,意味電動車有望不再拖後腿。

比亞迪H股存折讓 走勢受制於A股

小米的業績表現強勁,盈利預測可能獲得上調,加上旗下業務各具增長動力,這還沒有包括智能眼鏡、機械人等潛在動力及業務拓展,前景值得期待。該股經調整市盈率降至50倍,惟估值仍不廉宜,資金在前景或估值之間抉擇,是否在業績後進一步追捧,將對其他AI概念股形成參考意義。

另外,人形機械人概念熱炒,越疆(2432)發布人形機械人產品及售價,股價暴漲近三成,帶動相關概念股如速騰聚創(2498)及京城機電(0187)上揚。部件股瑞聲、丘鈦(1478)及有機會涉足機械人業務的敏實(0425)、德昌電機(0179)也做好,甚至被忽略具機械人概念的美的(0300)也漲一成。但需留意,美的H股與A股價格相若,比亞迪H股比A股存在折讓3%,這或意味其H股走勢將受制於A股表現。

更多經濟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